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驭剑千里 第一章 战蠎惊奇 1.(1/3)

九月金秋,碧空如洗。▲∴▲∴▲∴▲∴骄阳虽仍似火却己难驱怡人的清凉。这是一片群山环抱的密林,经霜的树叶落了许多,绿色的林中泛起淡淡的金黄。

突然,这片林中如同飙落雷炸罡飓狂旋,立时山摇地动树折木摧。约有盏茶的功夫一切又归于平静,依旧是阳光明媚万里晴空。远山近树四野平和,唯余一片霾尘。

烟尘渐渐散去,林中景象令人瞠目。好端端的一片树林,己经是枝断干折,残叶碎木遍地,约有两三亩许的地方全被夷平。是什么东西有如此神力?

这时一个人影从树后闪出,跃上一截半人高的断桩。此人二十几岁的样子,穿一身灰色道袍,俊秀的脸上带有血痕,手执宝剑气定神闲昂然而立。

在这片刚刚被荡出的空地中,有一处倒伏的枝干在连连颤动,忽地从底下窜出一物。天那!竟然是一条硕大无朋的蟒蛇。它长有三四丈身粗近水桶巨头赛马首,估计不下七八百斤重。蟒蛇身披坚甲,从头到尾满布黑黄相间的棱形斑纹,还掺杂着无数红色斑点,黑色的舌信不住地伸缩吞吐,足以骇人至死。

道装打扮的人刚刚站定巨蟒己朝他游来,离有两三丈时忽地人立而起,硕大的蟒头居高临下怒视着他。一人一蟒紧张地对持,如箭在弦续势待发,随时准备拼死一博。

这种蟒蛇极为罕见,它身形巨大性情暴躁,行走如飞力大无穷。林中的虎豹熊兕远不是它的对手。能长得如此之大真不知历经了多少岁月,更不知有多少熊虎野兽葬身于它的腹中,它才是真正的山林之王。看来这片树林就是被它所毀。

道装少年姓李名荃,登封李家湾村人氏。自幼聪慧过人心地善良,一个偶然的机会救助了一位游方道人。这位道人传授他一些道家的武功,临别时又赠他几部经书,从此他与道结了缘每日研习不断。

李荃从父母双亡,是哥哥把他抚养成*人,只是嫂嫂心地狭促贪恋家产有些不容于他。见他不是练剑便是读书,地里院里的活计做得少,嫌他吃闲饭每日唠叨不止。对此他总是一笑了之从不计较,嫂嫂以为他年弱好欺吵闹愈甚,李荃无法潜心研习,于是在一天夜里悄然离家,想寻找一个清静的地方。

半个月后他来到了嵩山脚下,见峰峦险峻,林森树茂,重重苍碧宛如翠屏黛幕。佳木奇藤,琪花瑞草,幽岩灵洞,飞瀑流泉,秀美绝伦实乃人间仙境。

李荃喜不自禁,蹬高远眺见景色又异,近处长林古木清晰明彻,远方突崖绝壑朦胧微痕。群山连绵起伏跌宕,如波兴浪涌,又似万马奔突大有惊天之势,荡人魂魄。

风神气韵,妙得天成。李荃看了许久叹道:真没想到天下还有这么好的地方,早知有此,何必在家中被人嫌弃,白白费去许多时光。他再也按捺不住飞快地朝山中跑去。

几天后,在少室山的东侧一个极其幽静的地方,立木为柱复草为盖缚薪为扉,李荃祝告天地结庐名山,日习夜习武,开始刻苦参研。

这里突崖盘错峰壁如削,古松屏遮下,一线瀑布直挂崖边伸手可及。崖下石穴栖有双鹰,树顶虬干常嬉松鼠,幽静安逸真如神仙洞府一般。他参研道学立志要通彻达境,于是自号达观子,这年他刚刚十四岁。

一年一度金风送爽,达观子趺坐蒲团神游太虚,忽被一阵鹰啸惊醒。但见东方天际彩云开处,现出半轮红日,峦巅林稍被染上了瑰丽的红色。崖边古松枝叶涌动,一阵清风挟着晨雾袭来,清凉湿润令人睡意全消。

这时有一物随风而落,他将右臂探于庐外,长袖轻舒内力微吐将其吸来,那是一片树叶。这片叶子颜色嫩黄洁净无尘,叶展半轮柄细如针,长不盈指状若摇扇,乃是崖顶上那株千年白果树的叶子。白果树干直如笔冠盖如伞,因其叶似鸭掌又名鸭脚树。

山中不计日和月,一叶落知天下秋。李荃屈指一算进山整整十年了,十年之中参研修习虽有所获,但和这长久的光阴相比较,尚不很尽人意。

每逢叶落时,他都要采山果挖草药下山易粮以备冬储。这几天用功较勤感觉有些倦意,他慢慢地站起来活动一下腰肢,扶住棚柱正要吟诗一首,却是触手有感他习惯性地摸去。这棚柱是他伐来的松干,摸到的刻痕乃是&q;闻鸡起舞&q;&q;道法自然&q;八个字,他立即振作起来。

&q;闻鸡起舞&q;是祖逖勤奋努力之典故,&q;道法自然&q;乃参研修习道学之根本。在结庐的第一年他就用剑刻岀,以此为铭以正行止。

嵩山有两条山脉,东西蜿蜒一百五十里。东山脉是太室山,西山脉叫少室山,嵩山七十二峰,东西各三十六。相传,古代圣帝大禹有两房妻妾,她们是涂山氏姐妹,同事一夫一起居住,时间久了尽管是一奶同胞也难免失和。

大禹国事繁忙无暇顾及,便在这嵩山的东西山脉各建一住处住所,令其分开居住。东方为大姐姐居住,西方为次妹妹栖身。故东山脉称做太室山,为正.原之意。西山脉称为少室山,为次.偏之。

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就建在少室山的五乳峰下,这五乳峰因有五个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