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22章 要反?(2/3)

庄,沉声说道:

“所以,谢某估计,安禄山如此行事,不仅是没有把握,而是……已经大败亏输!

你说对不对呀?严夫子!”

严庄听了,无言以对,

谢直见他不说话,不由得一声冷笑。

“谢某不才,也算薄有威名,所谓大唐办案第一能手,那是过誉。

但,谢某人从开元二十三年开始,直至今日,审案办案不知凡几,早就想明白了一个道理……

有的时候案犯沉默,也是一种答案,

严庄,你不说话,更是让谢某确信,安禄山,必然已经大败亏输,甚至他投递给安庆宗的那一封私信,就是他带着残兵败将回到幽州之后才发出来的!”

严庄一听,不说话不还不行了,按照人家谢三郎的这意思,你不说话你就是默认了……

“汜水侯,严某一直滞留长安,这东平王提兵出塞之后,严某和东平王世子安庆绪就一直留守长安进奏院之中,塞外战斗结果如何,严某和世子一样,只能通过信件往来得知……

您说东平万已经战败回到幽州……严某并不知情。

但是,我必须多说一句。

即便东平王兵败塞外,已经退守幽州,他也不会造反!

还请汜水侯以国事为重,莫要将于东平王的个人恩怨带入到这件事情之中……”

谢直一听,笑了,没有回应严庄暗指的“因私废公”,反而直接问了一句。

“你说安禄山不会反?”

严庄不置可否,反问道:

“东平王因何会反?”

谢直哈哈一笑,直接给出了答案。

“因为太子!”

“太子”二字一出,严庄的脸色,彻底变了。

虽然严庄刚才既没有承认安禄山已经战败塞外,也没有承认他退回幽州准备造反,但是在场都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严庄不过是利用话术死不承认而已,却也被谢三郎抛出一个又一个不争的事实,把他逼迫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最后只能耍无赖一般死不承认而已。

现在,谢直提及“太子”,直接让严庄变颜变色,连耍赖都耍不下去了。

因为,这正是安禄山的“痛点”!

说太子,就得先说天子。

李老三不到二十登基,迄今为止当政将近五十年,乃是赫赫有名的“开元天子”,其威势自然不用多说,尤其在开元十三年封禅泰山之后,其威势更是达到了巅峰,说一句“一言九鼎”,一点也不为过,事实上,在他懒政之前,也就是谢直这样的头铁脸黑的敢在他面前蹦跶两下,别人,无不都是战战兢兢、诚惶诚恐。

别的不说,只说天子对太子的态度。

说实话,真谈不到好……

开元二十四年,李老三亲自废了当时的太子,连带着其他两个已经封王的皇子,也被他贬为庶人。

开元二十六年,新任太子,也就是当今太子李亨,又惹得李老三大怒,下令将太子妃贬为庶人,将太子妃的哥哥,也就是太子的“大舅哥”贬黜出京,甚至仅仅和太子关系不错的皇甫惟明,也被一同拿下……

当时,太子李亨都吓坏了,以为李老三要消防开元二十四年故事,将他这个太子一同废掉呢……

好在,李老三仅仅处理了李亨身边的一干人等就偃旗息鼓了。

不过,经此一事,也让朝廷百官看明白了天子对太子李亨的态度。

从君臣这个角度来说,不待见……

从父子这个角度来说,如仇人!

看明白这一切的满朝文武,下一步怎么办?怼太子呗!以此来讨好李老三……

说句不好听的,在开元后期以及天宝年间,“怼太子”甚至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李林甫、安禄山、杨国忠、王鉷……

这么说吧,只要是在朝堂上有头有脸的朝堂大佬,除了谢三郎远在扬州,又因为张九龄、严挺之的关系,一直保持着一个中立的态度,根本不馋和到朝堂上那种蝇营狗苟之外,就没有一个朝堂大佬,没有站在这种“政治正确”的立场上怼过太子……

而且,简直是各种花样翻新啊……

王鉷,在李林甫的授意之下,直接发动了那一场对太子的围攻……

杨国忠,为了配合杨玉环,就没给过太子好脸色,而且他身在御史台系统,在朝堂上蹦跶的时候,一只眼睛就紧紧盯着太子,但凡有个风吹草动,必然上本弹劾……

安禄山,更是把“政治正确”演绎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见了太子之后,连行礼都没有……

当时李老三都震惊了,指着太子问安禄山,你知道他是谁吗?这是太子,等我百年之后,就是他登基当皇帝,你就这么不给他面子,连行礼都省了?

安禄山大脑袋一卜楞,我杂胡出身,不懂礼仪……我就知道,在大唐,我只认天子,不认得什么太子……

说实话,谢直远在扬州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荒主 名剑傲霜 重生八零之逆袭 首辅是个娇气包 从空间之力至诸天 断鸿归处飞云乱 朱颜玉润,朱队的续弦娇妻 女配她只想考科举 华娱之吾辈楷模 开局长生万古,苟到天荒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