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八百十五章 十月(2/2)

被低估的演员。关键他饰演的角色很多变,不象道明叔,自康熙之后总是端着,仅仅在《冬至》里面昙花一现。而另一位同样多变的老王(王志闻)则太过低调,相妻教子,作品实在不多。

至于大,单纯是因为电影宣传海报上的图片太香艳了。

看过之后,贺新和程好不约而同都觉得很惊喜,票房高的不一定代表就是好电影。

《剑雨》的故事情节一点也不简单,虽然跑不出爱恨情仇这个窠臼,但是构思巧妙,悬念迭出,带有很强烈的侦探色彩,不到影片最后,很难猜到结局。

而且《剑雨》虽然是吴雨森监制,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吴雨森电影;虽然是武侠,但是和徐客以及李桉的风格迥然不同,特别接地气。

比如以前看武侠,侠客们走南闯北,不事产业,他们很多人格高尚,不偷不抢,不做采花淫贼和江洋大盗,但是身上却有花不完的银子,感觉他们天天就是打打杀杀、谈情说爱,钱财好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然后在这部电影却发现,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侠客们其实都是普通人。即使你功夫盖世,也要吃饭上厕所;即使你轻功极高,也要住宿乘车。

于是乎,杀手细雨到处租房子,还开布店谋生;另一位大侠学着蜘蛛侠,天天当邮递员挣饭吃;老大转轮王最牛逼,人家不用谋生,名气一大,各路官府每月准时上供,一次就是白银百万两。

另一位杀手做面条生意,最大的理想就是在江南开家面馆;还有一位杀手,以变戏法为生,拿手的魔术就是神仙索。再说最让人期待的那个最年轻的大扮演的杀手,职业居然是失足妇女。

大家各有各的道,侠客也是人,杀手也是人,都在食人间烟火。

以前的武侠电影,尤其是特受追捧的徐老怪和李桉的电影,人就像是一张纸,想飞多高就飞多高,想蹦多远就蹦多远。包括早期的香港的金庸剧,经常是看到后面的人追不上前面的人,一个前空翻,就超了过去。

但是《剑雨》完全摈弃了这种做法,脚踏实地,不玩花活,即使功夫高,你想要窜起一丈高,也要借力打力,电影上面的武打,看起来更加真实。

最重要的是情节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悬念迭出,一环扣一环。

一部电影的好坏与否,明星很重要,特技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导演、剧本,以及演员的表演。

应该说这部电影中演员的演技大都在线,老王自不必说,就连大都让人惊喜,在这部片子中奉献了她职业生涯为数不多的高光表演。

要说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娱乐性不够,没有强烈视觉效果,以至于票房惨淡。

另外还有原因可能就是因为片子中男一号是个陌生面孔——一个叫郑雨盛的韩国演员。也许是因为如今韩流盛行,也许是片方还想开拓韩国市场。但这种现象就跟后世的小鲜肉一样,昙花一现,终究不能持久的。

热闹的国庆档过后,贺新便再次开始忙碌起来,接受媒体专访,还一连上了好几个访谈类节目,因为十月十五日,《我愿意》首映了。

……

“《我愿意》好不好看?”

“好看——”

“想不想再看?”

“想——”

“会告诉朋友们一起看么?”

“会——”

十月二十三日,上海环球影城最大的一间放映厅内,此时电影刚刚放映完,三位主演马不停蹄的出现在了现场。盘着头发,一袭如片中唐微微一样打扮的蒋琴琴,上来就三连问,一下子把气氛推向了高潮。

旁边两位西装男士对视了一眼,无声的交流:幸亏有她,这一个多礼拜的场子全靠她撑着!

《我愿意》的宣传早在上映前就已经开始,除了常规的投放物料、主创访谈之外,发行方又联合赞助单位企鹅和钻石品牌o,线上线下联合推出了征集百对情侣活动,蒋琴琴赠钻戒送祝福等活动,热度炒的很高。

虽说十一黄金周的观影热潮刚刚过去,国庆前上映的几部大片已经明显颓势,《我愿意》在黄金周后第三周这个相对冷清的档期上映,还是掀起了一股小小的热潮,首周末三天票房出人意料的就突破了半亿,一举拿下周票房冠军。工作日五天势头不减,截止到十月二十二日,总票房已经高达八千万,两周破亿已成定局。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