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99章 老师挺住(2/4)

国时,一些通用的都已经采购,这次算是赵子赟以此为借口,把一些不好通过商业购买的东西弄来。基础物理不算要命的,罗尔夫和国内沟通没几日,便敲定了此事,设备主要集中在光学、电学、电磁学和少量与放射性有关的核物理仪器,至于资料,基本上就是德国博士一级可以看到的而已,也不属于核心机密,但相对于中国而言,已经是了不得的的了。

这份大礼在民众之中倒是没有多大反响,不过让科学界一片哗然,不少学者对此非常惊讶,一个二十多岁的省主席,居然会收到德国这样的贺礼,没人相信这其中没有猫腻,否则一个罗尔夫不可能弄出这份贺礼来,投其所好总是必须的。

有化学界的例子,惊讶归惊讶,还不至于让人抓狂。马君武倒是开心不已,这一来,北方大学怕是可以单独成立物理院了,这一次他都不需要**中国仅有的一些从事物理研究的人,就凭报界的简短报道,足以让那些人趋之若鹜。

果然,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叶企孙直接打来电话,问马君武这德国援建一事,话未听完整,便在电话中了句我即刻来张恒看看,便挂断电话。

中国物理界一代宗师从此离开北平一去不复返,赵子赟不懂物理,但知道未来的那可怕武器可是必须依靠物理,这也是他和陈娇儿嘀咕后向罗尔夫要的礼物,正因为如此,他也知道叶企孙是何许人物,在与叶企孙会面后,照例是糖衣炮弹开路,一下子就把叶企孙弄晕了。

物理在中国之冷,外界是不能感受的,这和化学还有所不同,化学怎么都和很多产业挂钩,是能看得到钱的。基础物理对于很多实力派来,根本不愿意多投入一,同是没有产出的学科,那些人更愿意在国学、绘画上做做文章,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像赵子赟这样不但弄了什么物理实验室,已经购置了一批设备,还让德国人送大婚之礼的设备,叶企孙更是没见过,当赵子赟他将投入一千万元,专门从事基础物理学研究时,叶企孙明白这和哗众取宠一关系都没有,他只知道问了半天,赵子赟都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他只能晕乎乎的看着他,不知道这一千万是个什么意思。

“叶先生,我希望这一千万可以筑巢引凤,更希望您能留下来,如果……,如果您愿意留下来,筹建北方大学物理学院,我承诺,未来十年,我将投入…….,一亿元!”赵子赟咬了咬牙,出了一个超级天文数字。

这还能什么呢?叶企孙毫不犹豫把自己卖了,他倒是不相信赵子赟真会投入这么多,吸引他的只有一件事,这表明赵子赟对物理的重视超乎他的想象。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里比北平稳定,他支持学生爱国,但不支持这么无限制闹下去,对付日本人,绝对不是一两次学生运动就能解决的。当然,选择察省还有一个原因,他对马君武等人愿意待在这里很是不解,作为学者,他不太相信表面看到的,一个关注民生,在科学方面大笔投入的年轻人,能和卖国贼划上等号难以理解,他希望能够自己去观察和分析赵子赟此人。

赵子赟这一手确实让人又爱又恨,大学教授们是想骂他又有些骂不出口,不过他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国家积弱,才会被列强欺负,这也是他们当初出国留学的初衷,现在北方大学很多学科实力已经领袖全国,就算不替赵子赟做事,本着报效国家,来北方大学都是最佳选择,叶企孙落户张恒,其带动效应不言而喻,赵子赟连续挖墙脚的举动,最终导致了清华的衰落。

至于美英法,才不管你什么省主席大婚不大婚,这和他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象征性的提出到时候派人参加,随便备份礼也就罢了。国内其他各省则是暂时观望,等察省宣布日子后再,参加与否也到时候再定。

一切按部就班准备着,剩下的大事就是定日子,只是这事和赵子玉有关,作为赵家唯一的直系亲属,赵子玉必须参加弟弟的婚礼。

两边电报往来,最终时间定在九月,这主要是就赵子玉的时间,她想趁这次回国,将一批研究结果和仪器设备带回来,若是老师的时间不变,她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利用横跨太平洋的这条航线运送物资了。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一切事情都在准备时,王颂病了,他在二月初去看农学院新弄的玻璃温室时着了凉,就此就再也没离开他的房间,陆军总院、光华医院和医学院沾边不沾边的医生、教授都来看过,结论是不好,王颂已经七十一了,在这个年代也属高龄,风寒不是大病,但由此引起的并发症却是会要命的。

赵子赟和陈娇儿忧心忡忡,王颂倒是看得开,死而已,没啥好怕的,他唯一遗憾的是自己没能熬到赵子赟叱咤北方的那一刻,没能看到弟子是不是真能创造一个美好未来,不过他对现在的状况也非常满意,弟子的成就远超他的想象,完全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本事。

这件事赵子赟不敢隐瞒姐姐,他如实的将情况报告给了美国的赵子玉,让姐姐自己决定。

没多久,赵子玉发回了电报,她即日起程,赶回来。

促使她做出这个决定的是赵美凤,接到弟弟的电报,赵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