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54章 百废待兴(二)(2/2)

,省府有卫兵值守,安全要好保障得多,一番争执,赵子赟只得作罢,不过好了,他真的成家,就搬出去,想着到时候能够建立更为完善的保卫体系,陈振林也同意了。

闲话之间,面条送了上来,几人很快吃完,等莲收走后,马麟开始起他来找赵子赟的目的。

“子赟,我接手教育厅后,对全省的学校大致摸了下,察哈尔原有省立中等学校九所,职业学校四所,县立师范学校十一所,省立学校二十一所,县立学校一千七百七十七所,不过这是原来的情况,眼下扣除口内四县,加上阳高、天镇和口外绥远的两个县中等学校和职业学校没什么变化,县立师范学校只有五所,省立学校少了七所,县立学校少了三百一十五所,全部学校学生人数不足五万,教师五千一百三十三人。”

“就经费而言,初等学校每年全部支出大约是八十万元,这里面省府负担的不过四万五千元上下,其余的都是由各县承担。”

“这么少?”赵子赟吃了一惊。

“你以为有多少?不然当初你大哥五万元就让薛儒卖了自己?”陈淑珍道。

“就是!”马麟也接口,“五万都比中等学校一年的支出高!察哈尔这些中等学校一年多少钱?三十万!合着一所学校两万都不到。”

“增加,大幅度增加!”赵子赟毫不犹豫道。

“子赟,这教育只有投入,几乎没产出的,而且年年都要。”陈淑珍提醒道。

“不,淑珍嫂子,我要增加教育经费,不仅仅是因为教育重要,而且还关系到我们的基础。”他随后将在阳高和老师谈论的关于教育引导对统治的重要性了,陈淑珍也是读书人,一听就明白了,从灌输一些思想,长大了他们就是赵子赟坚定的支持者。

“好,这笔钱我同意,不但要增加现有学校的经费,口外各县也要加紧建设新学校!”

马麟是从事过教育的人,他很赞同赵子赟的想法,十几岁的孩子思想还未定型,适当的引导,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既然赵子赟有这方面的考虑,他觉得后面几件事怕是能成了。

“子赟,去年在张家口的职业学校彻底停了,我想恢复起来,别的不,光钢铁厂就需要大量培训工人。”

“可以!”职业学校本来就是他一手操办起来的,赵子赟当然支持。

“我们教育厅还想建所大学,你看……”

是啊,察哈尔一所大学都没有,赵子赟心动了,他看了看陈淑珍,见她了头,道:“行!”

“有人提议大学名字叫子悟大学,我有些拿不准。”

“不行!”赵子赟一口回绝了,“察哈尔不是赵家天下,不能带有个人色彩!至于名字……,我提议叫北方大学。”

马麟有些感慨,他知道别人提议叫子悟大学有拍马屁的意思,但这个名字确实让很多人赞同,他是觉得有些不妥,今天听到赵子赟坚决反对,算是放下一个心事,果然没跟错赵家兄弟。

“除了这个北方大学,我提议再建一所察哈尔医学院,就在光华医院旁边,把医院和学校连成一个整体,教学、培训两不误。”赵子赟接着道。

“是不是有些太花钱了?”马麟都觉得步子快了些。

“不,我们察哈尔却什么?缺人,有用的人,医生、护士更是奇缺,别的不,光军队里就需要上千人,再这可不是没产出,少死一个人就能节省多少?”

陈淑珍头:“子赟的对,马麟,你做计划吧,你们教育厅要行动起来,尽快从全国招人来,不然就像职业学院,没人来就是摆设。”

“好,我抓紧办!”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