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嘉年殿前(2/3)

献帝”,只好微微点头。

王允急得直搓手,却不知如何是好。

刘备正想劝王允两句,却见吕强远远的走了过来,身后紧跟着几个小太监。

“列位,”吕强正了正嗓子。“适才滴翠宫报喜,王美人辰时初刻为陛下诞下龙子,奉陛下旨意,赐名‘协’,封陈留王,赐金千斤,其母王美人即日封为贵妃。诏令其乡增其祖飨,兄弟姐妹一应俱有封赏。”

众臣赶紧跪下磕头。都道,“陛下洪福,大汉洪福。”心中却在揣度何皇后此时的反应。

王允总算放下心事,伸手擦了擦额头上地汗水,欣慰的看了刘备一眼,却见刘备双眉紧锁。王允略略一想,顿时明白除非灵帝这个时候亲自向大臣们宣布传位给陈留王刘协。否则刘备依旧没有办法“名正言顺”地保刘协当皇帝。想到这里,连这个城府老到的人也不觉脸色微变。

“唯今之计,只有等陛下醒时,我等大臣同时觐见,陛下若是当众宣其旨意,则玄德自然可安。”王允凑到刘备耳边小声说道。

刘备想了想,觉得王允这个办法或许是眼下唯一可行的法子,只好点了点头。他扭头看向嘉年殿的另一端。何进正和王匡、许彧、张济、邓盛这几个亲信说话。

汗水顺着额头和颈项流了下来,刘备抬头看看似火的骄阳,心头却是乌云一片,灵帝到底时候才能醒呢?

“陛下昏病,此国之大难。我等臣工,必当殚精竭虑。为国分忧才是,”何进忽然大声说道,将殿前百官地目光一起吸引了过去,何进见众臣围拢过来,更形振奋地说道,“我等当即刻前往延熹殿为陛下祈禳。”

何进这么一说,他身旁地王匡、许彧、张济、邓盛一起附和,不少朝臣都有些迟疑的看着王允、荀爽,盼着他们表态。

“大将军忠贞体国,此乃国之幸事。只是此处断不可无人守护。不若大将军去延熹殿祈禳。我等自在此处如何?”荀爽一脸平和的说道。他心头雪亮,知道何进听说王美人诞下一子。多半急了,要将百官引到延熹殿。这么一来,即便醒来的灵帝拟诏策立刘协,这道诏书也不可能被众臣知道。

何进面色一变,“荀司空以为此处必当守护,莫非以为陛下龙驭……”

“放肆,”王允冷喝道,“大将军想要说?”

何进一窘,知道自己一时心切行事,居然犯了口忌,忙干笑两声,“王司徒以为延熹殿祈禳之事如何?”

“老夫守于此处,大将军请自定行止。”

王允这话一说,何进便知道引百官去延熹殿的目的已经落空,怒哼一声,带着王匡等人走到一旁继续私语去了。

“慈明,”王允叫住荀爽,又向不远处的桥玄和皇甫嵩分别使了个眼色,三人会意地走到王允身旁。

“司徒大人何事见招?”桥玄低声问道。

“我等定要守在此处,陛下若能醒转,必有社稷大事相嘱。”王允语气十分的沉重。

“司徒不必惧何遂高,”皇甫嵩冷笑道,“此子尚不成气候。”

王允点点头,也不说话。

皇甫嵩顿了一下,微含深意地看了一眼刘备,“玄德以为陛下若醒,当立谁为继世之君?”

刘备心中一惊,知道皇甫嵩已经猜出了一些端倪,再看桥玄与荀爽也都是一脸凝重地看着他,心念电转,明白此时再不能有所隐瞒,当下将灵帝秘诏之事向三人小声说了一遍,直把三人说得目瞪口呆。

“此秘诏在何处?”桥玄低声问道。

“备已随身带来。”

“玄德可速给我等一观。”

刘备迟疑了一下,便从怀中取出秘诏交给桥玄。

桥玄小心翼翼的接过诏书,看完诏书中地内容,再验看了一遍玺印,方将诏书传给荀爽等二人。

“玄德既有此诏,何不早说?”皇甫嵩一脸懊悔,“我只道何进有心诛杀张让等奸佞,故任何进调了兵马进城。此刻只虎牢守将褚贡率了三千兵马候在京师东门,若是何进骤然发难,只凭此间人马,只怕远水救不得近火,这却该如何是好?”

“我等既有陛下旨意在手,何惧何进?”荀爽咬牙道。

刘备本不知该不该把自己苦心安排的几支伏兵说出来,心中正在犯难,听荀爽这么说,分明是有玉碎石阶的意思,心中一时冲动,脱口说道,“不敢隐瞒众位大人,备已在城中设了两支兵马。”

桥玄一愣,他只知道刘备请他代为安置百余人在家中,却不知道刘备还有一支兵在何处。只听刘备接着说道,“一支在桥太尉府中,不过百余人,却皆是精锐死士,可保我等至城外。其二为我部将徐晃所率领,计有兵马三千,目下正在城外。”刘备没有说出陈到这支兵马,因为那三个人目前还不能暴光。

皇甫嵩听得眼中精芒连闪,低声道,“好,玄德既有如此安排,何进此番计定落空……”他话没说完,就见一个小太监飞奔而来,同时嘴里大声喊道,“陛下醒了,陛下醒了。”

**

刀子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