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龙争虎斗[上](2/2)

**

马城县衙后院。

酒过三巡,众人面酣耳热。居中而坐的刘备看看坐在左手的吕布、张辽以及客位上的张飞,再看看右手的戏志才、关羽、赵云和徐晃,心中却在想着一件事,以关羽的脾气,他和张飞的这一架必然难以这么容易的劝住,如果张飞今天没有吼那一声,关羽或许还在犹豫要不要动手,而现在的关羽铁定正在想着怎么找机会。想到这里,刘备偷眼看向关羽,却见关羽正心不在焉的喝着酒。

“该怎么处理这件事?”刘备顿觉一阵头疼。

“君侯,”张辽开始接受戏志才等人对刘备的称呼,“辽尝思念子义,不知他目下如何,不知君侯可知?”

听张辽提到太史慈,刘备面色一黯,“不瞒文远,自北海一别至今,备时时挂念子义。当日子义曾言孝期一满便会前来寻我,不料直到今日尚不曾前来,我实心中惦记。”

张辽笑着解劝道,“北海太史枪法名震天下,子义少年老成,必无甚变故,君侯且放宽心。”

刘备正要点头称谢,忽听张飞说道,“你们说的太史子义可是名叫太史慈么?若是此人,我老张倒是知道他的下落。”

“壮士果然知道?”张辽欣喜的转过身来问道,“刘君侯与在下说的正是太史慈。”

张飞哈哈笑道,“若说此人,便在此不远。他现在辽东公孙瓒帐前,听闻正在训练一支骑兵,公孙瓒为其定名为‘白马从队’,约有数千人,公孙瓒对这太史慈是赞不绝口。”

刘备一怔,他倒没有想到太史慈会跑到公孙瓒那里去,不过现在总算有了这个“义弟”的下落,他也算是放下了心中的一桩心事。

“文远,”略有三分酒意的徐晃站起身来,“犹记当日北海事否?”

“自然记得,”张辽笑了起来,他想起当年与徐晃、于禁联手合斗颜良、文丑的事,“不意一别已有七年。”

“不错,”徐晃大笑起来,“文远这些年武艺大进,今日我在城下也曾得见文远大展拳脚,不知文远可愿与我切磋一番?”

“这个,”张辽看了看刘备,脸上却是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

“酒后演武倒也平常,只是两位切记只为切磋。”刘备笑呵呵的说道,心中却已有了一个主意。

“此地太小,施展不开,君侯既允,我等何不往校场演练?”张辽见刘备点头,大喜过望,趁机建议大家换个地方。

“甚好,我等便将这一席酒移往校场。”刘备笑着站起身来,眼角却看向吕布与张飞,但见吕布面上神情丝毫不为所动,只是自斟自饮,而张飞则面露轻笑,似乎全不把这般比试放在眼中。刘备心中暗凛,知道吕布定是深知张辽武艺,故不以为意。

众人来到校场,自有仆从另置酒菜,张辽与徐晃二人则各自除去身上的长衫大氅,也不穿戴衣甲,便各去取了兵器马匹,两人分到两边,小校官一摇旗,两人各摇兵器,向对方冲了过去。将到且近,张辽右手枪一摆,喝道“公明小心”,唰的就是一枪,徐晃催马闪过,大斧反手削了回去。张辽一闪身避开,枪交左手,疾向徐晃腰上刺来,徐晃大笑道“来得好”,侧身早已将张辽这一枪闪过。他二人这一交手,招数便是层出不穷,以快打快,把一干随侍的小兵卒都看的呆住了。

刘备转头看见身旁关羽正微笑观战,便笑着问道,“以云长看来,文远与公明孰强?”

“禀君侯,依关某看来,此二人皆是良将,武艺俱为出众,若要分个高下,只怕绝非一日之内可为。”

刘备点头道,“云长所见与备相同。”转头又向吕布说道,“今日备见将军神武,不胜仰慕,特敬将军一杯。”说完,将手中酒一饮而尽。

吕布忙就座欠身道,“布一介鲁莽,何堪君侯谬赞。”说完,也将酒饮尽。两人相视一笑,继续看向场中相斗之人。

这时徐晃正一斧削向张辽,张辽手快,探手将斧杆握住,右手枪疾刺徐晃肩头,嘴中喝道,“公明小心,”话音未落,徐晃却也一把将枪杆抓住,两人哈哈大笑,各自送手,齐齐跳下马,走到席中来。

张飞端起面前的酒一气喝完,嚷道,“谁来与老张较量一下?”

关羽眼神一紧,站起身来,“关某愿陪壮士较量一番。”

**

各位书友如果觉得刀子写的还行,就请高抬贵手,点点推荐票吧,刀子拜谢!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