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受命出使(2/2)

杰听说家乡陈留己吾已经没有瘟疫了,归心似箭的要回家乡去,关大哥和典韦彼此惺惺相惜,还约好了日后再行比试。”说到这里,徐晃等人的脸上难掩笑意。

“当日二人比试之时,云长用的是何兵刃?”刘备转而问关羽,他对这个问题也非常好奇。典韦使一双铁戟,这是他趁手的兵器,但是关羽这个时候可还没有青龙偃月刀呢。

“关某使得乃是一把长刀。”关羽答道。

刘备点点头,关羽用长刀倒也不算不顺手,不过一般的长刀大约十五斤左右,分量上稍微吃了点亏。

“君侯,关某有一言不知当讲否。”。

“云长有话不妨直言。”

“君侯成亲那日曾在人前道我等皆为兄弟,关某初时不知君侯是何意,这半月多与赵、徐等将军说到君侯,关某方知君侯有接纳四海之豪情,只是关某此番流落江湖乃是因为身负一件命案,若是他日被人知道,只怕对君侯不利。”

“不妨”,刘备微微一笑,“云长所杀之人我已知晓,那人乃是一方恶霸,多行不义之事,云长杀之也是除暴安良之举。只是备尚不知云长日后有何打算?”

关羽面容一沉,神色黯然的想了一会,“关某学得武艺,本以为上可为国出力报效,下可安黎民,奈何此时身负人命,逃难于江湖,眼看报国无门。”

“云长不必灰心,”刘备正色道,“岂不闻大丈夫伸志于四海,不可苟求于一时之理?我大汉正值多事之秋,内有宦官祸国,外有蛮夷虎视,此正是男儿出力报效之日。备也不才,忝为汉室苗裔,有心匡扶社稷。不知云长能否助我?”

“若君侯果能如此,关某愿当趋驰。”关羽说完,起身的向刘备深施一礼。

“云长不必多礼,”刘备赶紧起身搀扶,“我曾说云长亦为我兄弟,此绝非戏言。今后你我不妨以兄弟相称,如何?”

“关某一介草莽,君侯却是龙子凤孙,这……”关羽脸上露出为难之色,他很难想像以刘备的身份会和他称兄道弟。

刘备哈哈一笑,“云长可知伊尹、傅说事否?古贤王有尊才敬贤之心,难道备学不得吗?”无错不跳字。

“如此,关某遵命。”

正说到这里,就听见仆从进来禀报,说太仆杨赐前来宣读圣旨。

刘备赶紧吩咐摆好香案,接着带着众人迎出中门,就见杨赐笑呵呵的走院来,“玄德不必备什么香案,我此番是传陛下口喻,陛下要玄德速速准备行装,三日之后便要离京。”

刘备一愣,“陛下要备去哪里?”

杨赐一笑道,“鲜卑大汗檀石槐遣使觐见陛下,称前番与天朝交兵多属边疆战士私下滋事而起,此事鲜卑已有自醒。鲜卑有意遣大汗嫡子和连与天朝商谈,地点便在雁门。鲜卑也希望我天朝能派遣一位宗室前往。陛下于王司徒、荀司空等商议三日,终于点名要玄德你前去。”

“去雁门和鲜卑谈判?”刘备怔住了,“朝中多有能臣,怎么会让我去?何况晋阳太守刘虞也是宗亲,又不必千里迢迢。”

“实不相瞒,”杨赐笑道,“此次鲜卑谈判不免刀兵暗藏,那晋阳太守刘虞文质彬彬,只怕难以服人,故此陛下委派玄德做我大汉使节。”

“我怕什么刀兵暗藏,”刘备忽然想到身后的关羽、赵云和徐晃三人,“留下汉升坐镇弘农,我有这三人陪我前去,我有何惧哉?”

“烦请杨公回复陛下,说刘备领命。”

【这一章很犹豫,因为还想公元184年的事情,这个时候收关羽对不对?想了很久,决定还是先收,如果因为蝴蝶效应的影响,关羽从此归了别人,这个恐怕不但大多数读者不愿意看见,我也会觉得郁闷。至于说张三爷,后文会有安排。】

**

各位书友如果觉得刀子写的还行,就请高抬贵手,点点推荐票吧,刀子拜谢!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