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章:一线生机(2/3)


“华佗的外孙女?”黄忠愣了一下,“那华神医年纪不过四十许人,如何能有这般大的一个外孙女?”

“我母亲的亲生父亲在家中是长子,因在山中采药,不料遭毒蛇所咬,以至早逝,从此我母亲变过继到我现在外公膝下,说来有趣,我外公不过比我母亲大了两岁。”甘云萝说得自己也笑了起来。

“原来如此”,黄忠疑云散去,忙拱手道,“某少年时曾得华神医救治,大恩不敢或忘。如此,军侯之伤就有劳甘姑娘。”说完施了一礼,转身去抚恤伤兵,并指挥士兵休息。

**

残灯摇曳着昏黄的光,外间却已渐吐白色,眼看天就要亮了。

刘备从昏睡中慢慢醒来,肩膀上还在隐隐做痛,但是已经不似昨日那样如火灼一般。他试着挪一下手臂,发现身旁伏着一人,仔细一看,是甘云萝正伏在他的床边熟睡。

甘云萝此刻已经换回了女装,发髻上插着花钗,耳垂上挂着碧玉耳环,身着白色梅花交领窄袖狐皮裘,肩上还披着一条披巾,云鬓微松,桃红色的眼晕将一张俏丽的脸蛋点缀的极美。

昨天回到府衙,甘云萝急着用药膏为刘备治疗伤口,又细心为他包扎,还不曾和他说上几句话。那药膏也真是神奇,刘备抹上之后只觉得一阵清凉彻骨,居然很快便止住了血,这让刘备大为惊叹。等到包扎完毕,疲惫之极的刘备刚想问问甘云萝何以藏身在大军之中,甘云萝又道她要将这药膏送些给兵士使用。等到甘云萝回到府衙的时候,刘备已经熟睡过去。

刘备试着悄悄坐起来,他心切外面的战局,想上城楼看看去。

“你快别动,仔细伤口又裂开了。”惊醒的甘云萝不由分说,一手按住刘备。

“军情似火,怎能倦怠?”刘备叹息道。

“难道戏先生和那个黄将军不能应付不成?多了你这么一个伤号,能济事?倒不如将身子早些养好,出去也能有些用处。”甘云萝一脸的嗔怪。

“我是一军之主,如何能说我上城楼没有用处?”刘备苦笑道,“若是让我在这里养伤,却让众将士在外间浴血拼杀,我心实在难安。这城楼我定是要去的。”

看着刘备如此斩钉截铁的态度,甘云萝知道劝不动了,只好撅着小嘴帮刘备穿好衣物,吩咐外间的军士备好马车,将刘备送上城楼。

“军侯如何不在府中养伤?”戏志才和黄忠一看到刘备居然坚持上了城楼,心中都是大为感动。

“眼下我军被围,我心实难安。与其在府中担忧,倒不如来城楼巡看。”

坐到军士端来的毡子上,刘备问道,“今日战况如何?”

“昨日一战,山越损伤在万余,今日定无法攻城,我军只要将山越此数万大军拖在此地一些时日,吴郡与丹阳便有可乘之机。”黄忠说出他的想法。

“戏先生以为如何?”刘备微微颔首,先表示赞同黄忠的看法,接着转头问戏志才。

“黄将军所言极是。依志才之见,昨日一战,山越大军锐气已失,加上伤兵满营,故山越若要攻城,最早也要等到明日。而我昨夜观看天象,明日必降大雨,那时,山越攻城难度势必倍增,而此雨更可使得山越伤兵更加难治。若是丹阳陆将军能对此时机善加利用,先断他大军粮道,再合吴郡大军挥兵合攻钱唐,则山越大军去路已断,此地数万人马皆成孤军,军心必乱。我军可趁势掩杀而出,则山越可败。”

刘备正听得入神,见戏志才忽然停下,不禁催促道,“戏先生,接下来又当如何?”

戏志才微笑道,“此地一败,料山越残兵不能把守会稽,我军可兵合分三路,一路取鄮县、鄞县、诸暨,目的便在查渎。此一路必当以重兵,只因查渎为会稽一郡钱粮所在,山越必已派大军把守,另一路取山阴、余暨、上虞、余姚、句章五县,务必断他南城来援之兵。至于最后这一路,乃是直取会稽,且同时攻打剡县、乌伤、大末、章安、永宁、东冶六县。”

“甚好,戏先生所言甚合我意,如此便依先生。”

三人还在城上说话,忽然有一兵士来报城下山越军有了动静。三人忙走到城楼边向山越大军营寨看去,赫然发现将近三万多山越兵马正缓缓的进入营中。

“大事不妙,”戏志才面色一变,“保汗居然孤注一掷,将包围吴郡之兵马招回,悉数来攻我海盐城。”

“如此前有海盐做阻,后有吴郡追兵,山越岂非腹背受敌?”黄忠很不理解。

“山越定是昨晚审问我军之俘,知道军侯在此而非丹阳,故打算在海盐城擒住军侯。”

“那现在如何处之?”刘备急问道。

戏志才缓缓摇头,“我军现在能战者不过万人,而山越大军还有七万余人,若待他挥兵来攻城,我军实非敌手。”

“如之奈何?”

“别无他法,唯有眼前忽降大雨,我军方有一线生机。”戏志才黯然说道。

**

各位书友如果觉得刀子写的还行,就请高抬贵手,点点推荐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