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大医精诚(2/2)

料孟德必已四处征收余粮,并广购寒衣,以应流民经冬之用。”刘备呵呵笑道。

“不敢,曹操确已将这些事办好,只是眼下缺医少药,委实让人头疼。”曹操眉头一皱。

“这有何难?云萝与孟德也是素识,且是华神医的外孙女,医术精湛,可随孟德同去。”

“如此甚好。曹操谢过大人。”曹操赶紧下拜,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喜色。

“曹孟德,我可以跟你去,但是你刚才说这洛阳城中还有一位医术比我高明的人。你只要说出他的名字来,而且又能让我服气,我就跟你去治病救人。”

“甘姑娘,治病救人,医之职责,怎能凭此与人争气?若姑娘执意与人争高低,曹某不敢劳动大驾。”曹操说完,转身要向外走。

“站住!”甘云萝一咬牙,“好,我先治病。”说完,抢在曹操之前走出门去。

“孟德,那位医术尚在云萝之上的医者到底是谁?”刘备按捺不住好奇心,悄声问曹操。

“此人姓张名机字仲景,荆州南阳郡涅阳人氏,名医张伯祖之弟子。曾著《辨伤寒》,《评病药方》,《疗妇人方》,《五藏论》,《口齿论》诸书。虽华佗曾自言不及多也。华佗自己尚且认为比不上张机,何况他的外孙女?”曹操说完笑了笑,拱了拱手,带着夏侯两兄弟告辞而去。

原来曹操说得这个人居然是大医张仲景,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的作者。这样名传千古的人物眼下就近在咫尺,刘备怎能失之交臂,不见上一面?想到这里,刘备赶紧冲出门去追上曹操。

【按:三国演义第60回,张松提及:“……医有仲景之能……”,此处“仲景”即指张机。】

**

“这些病人无不是表里热盛,狂躁心烦。口干咽痛,舌绛唇焦,吐血衄血以及阳毒发斑,此皆瘟燔之症也。”刘备和曹操等人赶到北城外的临时医帐时,正看见先到的甘云萝正垂手站在一个中年男子身前,必恭必敬的听他解说。

刘备仔细打量着那个男子,只见他身着葛衣青袍,面色白净,头上一方文士巾,一派的儒雅古朴,看年纪,大约四十岁还不到。

“仲景先生,这位是阳亭侯刘备大人,现任洛阳都尉。”曹操走进医帐,向张机介绍道。

“草民参见大人。”张机折身要拜,刘备忙一把将他挽住。

“仲景先生,刘备虽年少,也知道先生大名,所谓医者父母心,还请先生可怜这些流民。”

“大人说哪里话来。仲景当全力为此间百姓解厄。”

刘备与曹操见医帐外的灾民排成了一长列,知道这个时候可不是说话的时机,只得辞出帐来。

“玄德以为仲景先生如何?”曹操默然了半晌,忽然扭头对刘备说。

“孟德为何有此一问?”刘备惊讶的看着曹操。

“实不相瞒,我父与仲景先生素有交往,曾思举荐先生入朝为官,但先生屡屡不就。此次先生应父亲之邀来京城游玩,适逢河内疫情,先生本来行程在即,却自愿留下为民诊病。我问先生为何独重民而轻社稷。先生答我‘我乃医者,非能为权贵之事之人也。’此话好生叫人唏嘘。”

“医乃仁术,大慈恻隐,救死扶伤,普济含灵,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骸,纤毫分明,博极医源,刻求古训,广纳众长,不倦精勤,救苦之心,至诚至信。此所谓大医精诚也。”刘备听完曹操的一番话,对张机充满了敬仰,忍不住将唐代孙思邈曾经说过的的一番话念了出来。

曹操一震,“不想玄德乃真知仲景先生之人。”

“岂敢,”刘备心里暗说惭愧,“仲景先生闲云野鹤一般,刘备日后只怕欲早晚请教也不可得。”

“玄德不必担忧。”曹操笑了起来,“我父听闻仲景先生母亲年事已高,建议先生任长沙太守,先生已允了。”

“长沙?”刘备听完这个名字,脑袋里并没有闪出张仲景在长沙坐堂听诊的场景,而是出现了一个白胡子老将军的身影:两战关羽、刀劈夏侯渊、神箭无双的黄忠黄汉升。

这样的大将,自己怎么居然能忘记了?

**

今天是大年初一,恭祝读者们新春愉快,万事如意,大吉大利。

郑重推荐一本新人好书:《流氓天才》,书号98316。写得非常有趣,引人入胜。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