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十章:烽火连城(2/2)

地区的江河水道来进行运输……”

在桥玄府上,刘备正站在桥玄身旁,认真的听着桥玄为他讲解南北作战之策。

三日前,东南军报传来,山越居然再下数城,一举夺取了会稽全郡,朝廷再次震动,灵帝撑着病怏怏的身体临朝听政,让朝臣赶紧思考应对之策。朝臣众人莫衷一是的讨论了半天,最终也没有一个结果。灵帝气得直接昏倒在朝堂上,连续三天水米不进。

桥玄在这三天里只是拉着刘备研究东南地形,同时向刘备讲解着向南用兵的各种技巧。好在刘备“曾经”是二十一世纪的军人,虽然是航空领域的,但是一些基本的军事知识是具备的,再加上他那时酷爱看军事理论书籍,所以桥玄说的那些刘备都能明白,不但如此,刘备常常还能自出机杼的提出一些个人看法,让桥玄大感惊讶。

“玄德实乃天纵之才,将来成就无可限量。”桥玄不由叹息道。他刚才和刘备议论山越用兵之道,刘备提出“山越远来,必是以战养战之策,我若坚壁清野,使敌无从补给,则敌必不战而溃。”这个想法很让桥玄吃了一惊。如果换做段颎、张奂、皇甫嵩这些名将,自然能从大的战略上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可是刘备还只是一个少年,如果不是赵括那样只会纸上谈兵的人物,那么……桥玄忽然想到一个可能性,不禁激动起来。

“玄德,若是让你带兵去征山越,你该如何处之?”桥玄表情严肃的看着刘备。

刘备知道桥玄不是在跟他开玩笑,当下沉思了一会,抬头说道:“中原山越虽风俗环境各异,人情却一。我朝用兵,旨在宣天朝之威,使山越臣服,不可使兵祸胎结,战火连绵。因此,若刘备领兵,当恩威并举。首以坚壁清野之策,务使山越不得在我朝疆域内得一粒米补给,再暗与参与之部落各自沟通,许以好处。待其战士离心,我则引大军一举击溃其主力,使其他部落各自观望,那时我可宣喻教义,使山越知我上国泱泱气度,弥平其乖戾之气,保东南诸郡平安。”

“山越此番有大军十数万,玄德以为多少人马可以敌之?”桥玄的表情告诉了刘备,他对刘备的回答十分满意。

“山越之兵甚是骁勇,若平原决战,玄德需要十万人马,若许玄德时日,五万人马足以破敌。”

“玄德莫非戏言?”

“刘备不敢。”

“五万破十数万,而且还是在对方节节胜利,气势如虹的情况下,这个未免有些托大了吧。”桥玄心里暗自琢磨,脸上阴晴不定。

刘备知道桥玄心里在想,他队桥玄有这样的想法完全能够理解,毕竟这番话是他这样一个从来没有带过兵的人说出来的,换做是皇甫嵩,桥玄说不定还要说一声“将军老成持重”呢。

“好,”桥玄一咬牙,“玄德,若老夫明日表奏你兵发东南,你可愿意?”

“太尉大人,据刘备所知,京畿已无兵可派,不知大人从何处调兵给刘备?”刘备不忙着答应,先问清楚兵员情况再说。

“吴郡可调兵两万,丹阳郡亦可调兵马两万,会稽有溃兵万余,现在豫章郡内,都是南兵,可操舟楫,不知玄德以为可否?”

“不可,”刘备干净利落的回答了桥玄。“前两处兵马能否足有两万之数刘备实在不知。太尉大人,现在各地皆有吃空饷之风,名为八千,实际不满三千,如此,刘备所得之兵马不过两三万,且有新败之兵,此战胜负,刘备殊无把握。”毕竟是第一次带领大军出征,刘备心想还是保险一些比较好。

“依玄德该如何?”桥玄知道刘备所说的都是实情。

刘备想到了历史上著名的“丹阳兵”,心中一动,说道:“刘备专要丹阳之兵,此地若有三万归属刘备,吴郡兵马一万也可敷用。”

“玄德为何如此看重丹阳?”桥玄颇为奇怪。

“丹杨山险,民皆好武习战,尚气力,其升山赴险,抵突丛棘。若鱼之走渊,猨狖之腾木也。时观间隙,出为寇盗,每致兵征伐,寻其窟藏。其战则蜂至,败则鸟窜,自前世以来,不能羁也”刘备随口说出一段道理,他曾经看过很多关于三国时期著名部队的介绍,对这些部队的印象十分深刻。

“好,好,不想玄德如此知兵。”桥玄高兴的站起身来,脸上眉飞色舞,心里还剩下的那一点疑虑也一扫而空。“我明日即表奏玄德为将军,兵发东南。”说完,他长吁一口气。

**

郑重推荐一本新人好书:《流氓天才》,书号98316。写得非常有趣,引人入胜。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