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求贤若渴(2/2)

不过杯水车薪。现在朝廷最缺的就是钱,你没有看见水衡都尉,只要铜从他眼前一过,眼睛都能绿了。”桥玄好整以暇的喝了口茶水,慢悠悠的说。

“行,你们不急,我急?”荀爽气呼呼的坐下来,旁边的仆从赶紧给他递上一个短毡子,让他坐的舒服点。

“慈明不必动怒,”王允笑眯眯的站起来,“以慈明看来,陛下此举可得成功否?”

“都已经开始做了,还有成功不成功的?”说完,荀爽哼了一声。

“以王允看来,陛下之举无疑于饮鸩止渴,虽得利于一时,却播无穷后患于后世。”王允赶紧安慰一下荀爽,同时向桥玄连使眼色,让他也劝劝荀爽。

“慈明听我一言。”桥玄苦笑着接过话头,“我朝唯今之患有三,慈明可知?”

王允、荀爽听了都是一愣,不知道桥玄这个时候怎么想起来说这些。皇甫嵩、刘备等三个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人也都诧异的看着桥玄,不知道他又要玩玄机。

“我朝患之一,在于中涓与外戚之乱不绝,朝堂之令朝不保夕,民之生计无以为续。”喝了口水,桥玄润润喉咙,继续说道:“其患二者,边之不靖,兵事频仍,国力不断消耗。”

“这其三,乃是我朝吏治不清,上官每多不知下臣,桥公祖,汝道我之所言可对否?”随着话音,一个青袍的年轻儒者走了进来。

“老黄,怎么也到洛阳来?”桥玄一脸惊喜的站起身来,连王允脸上的表情也是惊喜交集。

刘备被桥玄这一声“老黄”叫的莫名其妙,不知道为何以桥玄的年纪反要称这个最多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为“老黄”,更使他惊骇的是连王允都已经起身相迎,可见这个“老黄”有多大的名气。

“司徒、司空两位大人,诸位大人,在下来的唐突,恕罪恕罪。”那年轻人拱拱手,向堂上众人做了个团稽。

“老黄不必多礼,快来上坐。”这次是荀爽来招呼了。

“老黄莫到他们那边去,就坐我旁边。”皇甫嵩笑呵呵的让开身旁的席位。

“也好,我就坐在义真兄旁。”年轻人也不谦让,大马金刀的坐在皇甫嵩之旁。

刘备越看越是心惊,不知道这年轻人是何来头,居然能与大汉朝中枢神经内最重要的几个人都如此熟捻,而自己偏偏就是不知道他是谁。

“老黄,今日此席上,尚有一位是你所不识。”说完,王允向刘备一指,“此乃中山靖王之后,前日陛下封阳亭侯,佩金印紫绶,掌节,刘备刘玄德。”

那“老黄”含笑上下打量刘备一番,“果然仪表非凡,日后定是绝顶人物。”

按照刘备的身份,这翻话便是王允现在也是不能说出口的,可是这个“老黄”却说得自然之极,而刘备也是不以为意,这让一旁的王允等人啧啧称奇。

“玄德,这位乃是天下奇才黄承彦,原是皇甫规大人之门生,义真中郎是他师兄,朝中重臣也多半与他有故交。现居荆州沔南。”

刘备听完,只觉得头皮一阵阵的发麻,他千算万算,居然就是没有想到这个年轻人会是黄承彦,也就是诸葛孔明的岳父大人。难怪能和王允他们这么熟,先不论才学,根据历史记载,黄承彦的妻子是蔡讽的大女儿,而蔡讽的姐姐嫁的是前任太尉张温,蔡讽的小女儿嫁的是刘表,蔡讽还有个儿子,就是荆州水军的指挥官荆州蔡瑁。如此就可见黄承彦的家世和名气有多大,更何况黄承彦自己的才学已经是名播四海,只有庞德公等少数几个人能与他唱答。

忽然碰到这样一个著名的智者,刘备觉得怦然心动。他想起历史上的自己,颠沛流离了整整二十五个年头,直到曹操死了郭嘉而自己得了诸葛亮,才算是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这当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曹操得了天时与人和。不能想像,失去谋士的曹操能不能有那么大的成就,但是可以知道,没有谋士的他自己,就只能投靠一个又一个诸侯。

黄承彦是诸葛亮的岳父,那能不能请他帮助自己呢?“在女婿出山之前,先请女婿的岳父帮忙”,这个看上去是如此的顺理成章的想法,以至于刘备脑海里立刻出现了几个念头,是直接拜师好,还是请王允他们牵线好,或者是自己交朋友......到底怎么样才能让黄承彦辅佐自己呢?

刘备一时间伤透了脑筋。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