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十八章:初到洛阳(2/2)

刘备再次躬身,上京的事在这一躬身中决定下来。

**

背山见楼影,应合与山齐。无限燕赵女,吹笙上金梯。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公子长夜醉,不闻子规啼。

作为东汉的都城,两汉的东京,熹平四年的的春guang里,如这首诗中所说的景象固然还到处可见,但是这时的洛阳也只能看得见强大的汉王朝衰老的背影。

在经过半个多月的跋涉后,刘备带着百来人的随从队伍终于走进了这千古帝都,陪伴他一起来的有徐晃、赵云、荀彧、简雍、宋宪和魏续。至于管亥和刘辟,刘备让他们另外带着百来人去汝南发展。谁知道将来的事?如果古城会不可避免,那么汝南就有发展的必要。

在乱世里,都要未雨绸缪。刘备已经适应了这个年代的生存法则。

洛阳共十二城门,南有四门,由东向西依次为开阳门、平城门、小苑门和津门,其北门东为谷门,西为夏门,直通北宫。东门由北向南依次为上东门、中东门和耗门,西门由北向南依次为上西门、雍门和广阳门。

迎接刘备一行人的欢迎仪式在中东门,出乎刘备意料的是,这次负责迎他入城的人居然是兰台令史蔡邕。对于蔡邕,刘备实在熟悉之极,不但因为他是大音乐家,焦尾琴的主人,还因为他有一个名垂青史的女儿——蔡琰蔡文姬。

初见蔡邕,刘备便不自觉的对这位敦厚长者产生了强烈的好感。蔡邕这时候年纪不过四十岁,相貌非常清癯。刘备偷偷注意了他的手,然后发现蔡邕的手指非常的修长。

“玄德远来辛苦。”蔡邕非常客气的一拱手。

“哪里,刘备不过一小子,还要劳烦长者迎送,刘备实在惶恐。”

双方的客气都有些点到为止,蔡邕对刘备的印象不错,觉得这个少年谦而有礼、少年老成,但是还不知道能不能托以心腹;对于刘备,他初来乍到,不好对人过于亲热。

“久闻玄德词名,乐府中素有‘刘句’的美誉,不知玄德可有新篇?”蔡邕挽着刘备坐上自己的马车,大队人马开始向城内走去。

“惭愧,刘备之词实在粗浅得很。郑康成与卢子干两位先生多写信责备,备不操旧习已久。”刘备恳切的回答道。

“可惜,玄德止杼不发,乐府苦不堪言了。”蔡邕哈哈一笑。

“备久闻先生,日后恐要时常请教。”

两个人坐在马车里说说笑笑,很快便到了一处地方。一个兵丁疾步走到马车前道:“禀报二位大人,马车已到司徒府。”

“司徒府?”刘备一愣,“蔡大人,我还不曾准备停当,如何可见上官?”

“哈哈,玄德误会了。”蔡邕一手拉着刘备,两人走下马车,“玄德,王司徒知道玄德远来,想必不曾在洛阳备有邸所,故此安排玄德在司徒府居住。”

“这……”刘备心头一惊。假如他这么堂而皇之就住进了司徒府,想不引起别人注意都不可能,这样的一来,荀彧的金玉良言可就付之东流了。

“刘备此番进京有随从百来人,住在司徒府上只怕多有不便……”刘备情急之下,找了这么一个理由。

“哈哈,玄德说哪里话来,我司徒府虽小,如何住不得你这百来人?”一阵清朗的笑声传来,从司徒府走出来几个人,当先的一人年纪不过四十多岁,相貌儒雅,正面露微笑的看着刘备,而在他左手第一位的赫然是糜纲糜天成。

刘备知道糜纲身前这人一定就是司徒王允,赶紧一躬到地,“下官刘备,见过司徒大人。”接着走到糜纲面前,也是鞠了一躬,“刘备见过岳父大人。”

“好好,快请起来,大家里面说话。”王允高兴的摆摆手,当先向内堂走去。

**

回答一个读者问题,关于荀彧.

请读者耐心看,第二十三章有你们要得答案,这是刀子的一个安排,要为很多人的出场创造条件.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