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十章:有女云萝(2/2)

每一个人都很满意,他的老师南皮的卢植和北海的郑玄都在信中批评了他,希望他“莫作青春之赋,常使心思向学”。

刘备接到信苦笑不已,他现在正在囤积银钱,留做平黄巾时起兵之用,但是这种想法当然不能向老师说。但是他不能太过忤逆两位老师的意思,正好借这个机会推辞了一些请他填词的邀请。

因为在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受过优秀教育的军人,刘备还整理出一些对这个乱世和他将来命运有用的东西,比如他凭着好记性,把《孙子兵法》大致默写了出来,然后他把这书抄了两份,一份给了江头,一份给了徐晃。

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刘备的孝期就满了,他打算和徐晃一起去南皮。就在这个时候,徐州糜家忽然托北海于则到楼桑村说媒来了。

刘备听完于则的来意,觉得啼笑皆非。在历史上,糜家的这个小姐确实会成为他的妻子,但那要到他被吕布夺得徐州,落魄到广陵之后才会发生。而且刘备想不通的是,糜家在他已经四海成“仁义”之名并且担任过徐州牧之后把女儿嫁给他还好说,现在他不过是一个无父无母无官职的穷小子,难道就凭他会写几首词就愿意“把鲜花插在牛粪上”?

于则告诉刘备,糜家这个女儿现在不过才四岁,这次只不过是订亲而已。至于为选择他,于则的看法是刘备现在虽然没有官职,但是他的两位老师已经明显要推荐他做官了,加上他“汉室宗亲”的身份,将来飞黄腾达不在话下,商人的孩子能嫁给刘备,这才是“高攀”。

刘备想来想去,觉得也只有这个解释才能说得通。

于则和刘备说话的时候,注意到刘备身边站着的徐晃。刘备告诉于则这是他的结拜兄弟,“姓徐,名晃,字公明”。刘备的介绍让于则和徐晃都大吃一惊,徐晃是因为他从来没有想到刘备会这样对他,如果不是因为有客人,徐晃大概就要俯身拜倒说一大堆感激涕零的话了,即使如此,徐晃还是激动的有些颤抖。

于则听了刘备的话却是另一番感受,他在北海人称“小孟尝”,自然广结贤良,眼光也是非同一般。他一见徐晃就发现这个孩子很不一般,顾盼之间颇有龙虎之姿,将来一定是员猛将。想不到刘备现在的两个结拜兄弟都是如此了得,不由由衷的称赞了几句。

刘备听于则说到太史慈,自然十分关心,赶紧问到他这个“太史世伯‘家的情况,于则叹了口气,“自太史都尉护送卢中郎赴任后回北海便病倒了,现在身体一天弱似一天,北海的大夫都束手无策。太史家在徐州,寿春多方延请名医,但都是药石罔效。至于太史家的小公子,确实是将门虎子,虽年仅九岁,却已一身武艺,北海军中都道他‘神枪’,说太史家后继有人。”

刘备听完喜忧参半,喜的是太史慈果然不负猛将之名,忧的是他这个世伯一旦撒手人寰,只怕太史慈会象史书和演义里说的那样投奔刘繇,到时候猛将就归了小霸王孙策。想到这里,刘备有些坐立不安。

于则以为刘备担心太史恭的病情,忙道:“玄德不必惊慌,太史都尉身体向来健硕,想必不会有事,不如待清明之后,你自去北海一趟,一来探望,二来可绕道徐州,也好到糜家回礼。”刘备想想也是,这才定下心。

于则走得时候要将糜家的礼留下,刘备本不接受,于则正色道:“玄德不可执于俗习,正所谓‘长者赐,不敢辞’,莫非我这个做伐之人有何不妥吗?”无错不跳字。

刘备赶紧告罪,“怎敢,只是刘备贫寒,今日收下重礼,他日过徐州,哪来厚礼相还?”

于则听完哈哈一笑,“原来如此。贤弟不要担心,这事自然落在愚兄身上。”说完他告辞而去,留着刘备站在原地发愣。

过了清明,刘备向刘古道等人告别,和徐晃二人前往北海。

刘备上一次随叔叔刘元起去北海还不过是个童子,这次他已经十四岁,和史书上说他第一次去北海的年纪差不多,而他的同伴却换成了徐晃徐公明,这让刘备心中感慨万千。

历史上的徐晃、太史慈一归曹魏,一归孙吴,但是他来到这个乱世之后,居然鬼使神差的有机会将这样的虎将罗致帐下,这使他对应付将来的坎坷有了很大的信心。

刘备做这样一番感想的时候正是他和徐晃要进入平原城,忽然就听见城门有一个女子声音,“你们这几个恶贼,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强抢良家女子,小姑奶奶今日不教训你们,我就不叫甘云萝!”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