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大隐于朝(2/2)

下出谋划策。

“此人还颇具识人之能,此远非平庸之流可比。”徐庶不晓得刘备肚皮里正在转地心思,只顾着说了下去,“当年他力排荀门众议,要荀文若娶中常侍唐衡之女为妻,京畿之内地世族无不侧目。然唐衡之女才貌之佳直到荀文若大婚之后才为众人所知。此尚不足言,尤可贵者,唐衡更与中常侍吕强情同莫逆。荀绲一手促成的唐荀两家交情不但政声斐扬,更为儿子择得佳媳。”

“眼力确实极佳,”刘备其实还有些不以为然,不过他不能不承认一点,那就是能教出荀彧和荀攸这两个绝顶地人才出来,这个荀绲确实是非常的了不起,更何况徐庶自承曾经受到荀绲的教诲。

“此人目下正在闭门课徒,主公若要相请,不妨回宛城之时绕路一程。”

“元直说得甚是,”刘备好奇之心一下子冒了出来,他不禁有些期待这个荀绲会对他作出如何的评价,他一边想着,嘴上漫不经心的问道,“课徒?不知是谁家的公子有这么好的福气?”

“听说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姓郭名嘉,表字奉孝。”徐庶很是平淡的回答道。

刘备只觉得犹如一阵闷雷在头顶上滚过一般,半天说不出话来。

对于徐庶刚才说荀绲“颇具识人之能,此远非平庸之流可比”的话,刘备哪里还有一星半点的怀疑?因为郭嘉如彗星一般的生涯中,最让千百年来得后人津津乐道的就是“识人”这两个字。

袁绍、袁术、刘表、孙策、吕布……这些曹操的对手、曾经威震四方的诸强,无一例外的被郭嘉看得通透无比,而且就连曹操自己也被郭嘉看得如同透明。放眼整个东汉末年,说到“知己知彼”这四个字,郭嘉可说是无出其右。

一个能看透对手的谋士不能用可怕来形容,却也找不到更加妥当的字眼来形容。当千百年的后人翻看东汉末年时,能有多少人不发出这样的一声叹息,又或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郭奉孝之与诸葛亮,孰强?可是历史是容不得假设的,就在同一年,三十七岁的奉孝陨落了,而年轻的卧龙在几个月之后走出了隆中。

能教出荀彧和荀攸,又指点过徐庶,现在又在手把手的教郭嘉,这个荀绲的才能只怕和教出“卧龙”与“凤雏”的庞德公也只在伯仲之间了。

如果能让这样的一个人为他出谋划策,这将是多大的一个臂助?刘备禁不住心驰神往起来:既然三国鼎立的可能已经微乎其微,那么为国甄选贤才的事情就应该提上议事的日程。将来的朝堂上如果能有荀绲这样的大智者出任三公之一,而接下去辅佐的人是诸葛亮、郭嘉这样的人,那么大汉中兴便指日可期。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假如不是洛阳此行实在凶险,他一定会先往颖川一趟。既然让他知道了这样一位大才,哪怕是十顾、二十顾,他也一定要把这位隐于朝的大隐请出来不可。

**

奔波多日,京门在望。

刘备远远的看着洛阳,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与豪情。在面前的这座城市中,有他政治上的敌人,也有他视如拱壁的亲人和朋友,在这历史的岔路口上,他们在做着不同的选择,而这选择将关联着天下苍生的福祗。

狭路相逢勇者胜,刘备抛开胸中的烦恼,豪情涌了上来,他当先向城门而去,只行了里许,却见路边一辆马车,车旁边站着一个衣着朴素的人。

“在下桥瑁,拜见汝南公。”那人见刘备疑惑的看过来,当先躬身说道。

**

大家如果有月票,并且觉得给刀子值得,那就谢谢了。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