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王允病倒(2/2)

起来。只要这士兵说得是真的,那么晏明便一点过错也没有,不过人就这么死了,而且是死在晏明地刀下,倒是不好对甄简氏交代。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刘备吃惊之余,心里暗中嘀咕着。可以想象的出,当他面对甄简氏地时候会如何的头疼,不过作为甄宓的义父,他此刻不但要去,还得想好一套说辞才行。

“跟我去看看,”刘备吞了一口茶下肚。肚子里盘算了一下,挪步向后院走去。

**

当刘备在宛城忙得不可开交之时。长安的荀彧等人却忙的热火朝天。

一个月的经营,长安已经渐渐恢复了元气,有些方面甚至比战前尤有过之,比如商业的大发展,当初刘备设想地地区性商业行会已经露出了比较成熟地雏形,一些具备敏锐商业触觉地商人开始将手伸向并州等河北军控制下的地区,以交换战略物资地方式敛财。

荀彧很快就发现了这个情况。他毫不客气的惩戒了这些商人,让这种苗头暂时得到了遏止,也让那些对官府有些不太放在眼中的地方氏族受到了不小的震动,长安的政令颁布地更加流畅起来。

对于和河北地区进行贸易往来,这件事本身该算是一件好事,不过荀彧心里清楚的知道,洛阳的大事小事都瞒不过袁绍,因为袁绍在洛阳埋下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细作。而长安暂时还是袁绍的盲点,这是长安的优势所在,必须好好加以利用,至少在囤积钱粮上,长安的进展速度是惊人的,荀彧可不想在这个时候功亏一篑。

刘备临出长安地时候暗中授意荀彧用好那个在商业协会上出言不逊的张戈张伯卿。对于这一点,荀彧自然是心领神会。

象张戈这种才能不凡的却又有着“一言难尽”的家世的人,必须先让他吃一点苦头,使他的锋芒稍微地隐一点,人变得沉稳一点之后才可以大用,这是高明的用人之法。荀彧出身官宦世家,自然深悉此道。他先是将张戈关了两日,却给他每日好菜好饭的吃着。荀彧偶尔也过去看一看这个年轻人,见面时两人都谈,就是不谈为关他。张戈被磨了两日。到了第三日时受不了了。他一见荀彧就发了脾气。

荀彧也不生气,而是问了张戈一个问题:国大还是家大。

张戈精明过人。是个能臣干吏,同时在大节上也不含糊,他仅仅从荀彧的一句问话上就听出了刘备想要用他,却因为他的家恨有所顾忌。

对于刘备,张戈通过他的了解,可以说是相当的信服,否则他也不会那么“冒险”的来一个毛遂自荐。事实证明刘备并没有因为他近乎卤莽的举动生气,反而还有用他的意思,因此张戈在第一时间就做出决定,他一口答应了荀彧提出地长安相地职务,就此协助荀彧主管起长安的日常事务来。

荀彧对张戈侃侃而谈地影响很深,他在实际相处的过程中发现张戈确实对张安熟悉到了掌上观纹的地步,这让荀彧无形中减少了极大的压力。

经过一个来月的积累,长安的钱粮在袁槐时期的基础上多了近两成,足够十万大军凭城自守达半年之久,这一点就连洛阳也做不到。

长安的日渐富庶让洛阳的一些官员有些眼红起来。比起洛阳来,长安不但离战场要远一些,同时离诡谲的官场也远了一些。同时,他们觉得刘备的适时离开所造成的管理真空又正需要人填补,这个明晰的认识让洛阳的众臣为了争取到长安任职争执的不可开交。

王允、荀爽等人这段日子正为桥瑁能否担任太尉一职争执不休,忽然多出这么多大臣要“请命西进”,王允和荀爽都气得不行,尤其是王允,他在痛斥了几个朝臣之后终于病倒了,而且病情来势汹汹。

老司徒自感病情日重,终于忍不住心中的思女之情,派人分别往宛城和汝南报了信。

十几天之后,刘备接到了这封书信,这时他刚接到江夏的战报:曹仁兵不血刃的进入江夏,心惊胆战的蒯通先一步向夏口外的夏侯渊投降,黄祖见大势已去,只好率队投降。

这一战,宛城不但平空增加了一万五六千兵马,更让在襄阳麾战不休的孙坚和刘表大感震惊,他们不约而同的送来书信:孙坚的书信措辞比较强硬,他在书信中约定秋后一战;刘表的书信极尽谦和,甚至不惜把事情拉到宗室的台面上来说,让刘备哭笑不得。

与此同时,刘备让晏明和太史慈祥分别在宛城内外搜捕太平道余孽。刘备对他们千叮万嘱,让他们千万不可骚扰百姓。这么一来,搜捕的过程果然可说是秋毫无犯。另外,在甘云萝的陪伴下,失去丈夫的甄简氏已经先一步往洛阳去散心了。

在这样的局面下,刘备去洛阳的后顾之忧倒是不多,而即使是进入了洛阳,有他与皇甫嵩联手,荀爽拿他也没有办法。刘备现在唯一要担心的就是甘云萝现在就住在他在洛阳的家中,如果貂禅回家去,两人碰上之后该怎么办?

**

本以为今天事不多,不想预估错误,实在汗颜。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