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一忧一喜(2/2)

敬重马寿成与阎将军之才,宁可赌上一赌。”刘备略做沉思便斩钉截铁的回答道。

“既是主公主意打定,彧亦不复前言,就请主公立刻催动大军攻打金城兵马。”荀彧躬身说道。但是细心的陈群看见荀彧眼中不但丝毫没有失望之色,相反地,竟有一丝欣喜搀杂在其中。

“这是道理?”陈群不禁纳闷起来,他觉得自己或许可以轻易地看出关羽、张飞等人的想法,但是对于眼前的荀彧、虎牢关的戏志才都有一种云遮雾罩的感觉,总也跟不上他们的思路。

**

又经过三天地奔波,曹操终于回到了武关。他屁股还没坐稳当,贾诩就告诉他两件事。一件好,而另一件坏。

“先听坏事,”曹操直接做了选择,他性格就是如此,事情能坏的地步先看到,再去想自己地各种条件与优势,这样往往能激发他的无穷斗志。

曹操并不知道。这样的处事方法不止他一个人这么做,刘备也是如此。

“长沙孙坚已经宣称尊邺都的大皇子为帝,长沙的四万兵马因此成为第八支进讨京师的兵马。”

“张机太守呢?”在曹操的印象中,长沙地太守还是他地老朋友张机张仲景,因此还有一些回不过味来。

“张太守?”贾诩皱着眉头,随即又舒展开来,“主公莫非说地是湖阳县令张机张仲景?”

“湖阳县令?”曹操愣住了,“张机怎么会被贬到湖阳当县令?”

“据说此人竟在太守的堂上为百姓看病。因此被人参劾了一下,结果便被贬了。”贾诩笑了起来,“说起来,以一方太守之职而在太守署理公务地大堂上堂而皇之的为人诊脉问疾,不说绝后,只怕也是空前了。”

曹操微微点头。口中应道,“过些时日可遣人去湖阳,请此人至宛城任职。操深知此人之才,有他襄助,操得一臂助也。”

贾诩点头应道,“诩稍时便上书朝廷,请调此人。”

曹操呷了口茶,接着问道,“那孙坚有何本领,手下有何良将?”

“此人武艺不凡。但是韬略却不如何的出众。手下有程普、祖茂、朱治、韩当、黄盖等将,程普有些谋略。”

“徒有武功而无文治。操料其不过一勇之夫尔,不足为惧。”曹操漫不经心的说道,“只这一件坏消息?”

“不错,”贾诩应道,“主公,此人虽不足惧,只是他眼下正占着江陵。”

“江陵?”曹操怔住了,“那不是刘表所在之处吗?”无错不跳字。

“刘表现已屯兵江夏与襄阳,意在我宛城与许昌。”

“刘表空有议论,实际无用之人,不过被那孙坚得了江陵,却也有些头疼。”曹操揉了揉太阳穴,只觉得那里“突突”地跳。

“主公,你这是……”贾诩见曹操脸都白了,顿时吓了一跳,赶紧扶住曹操。

“不妨,旧疾尔。”曹操摆了摆手,接着问道,“那好消息又是?”

“前日有两人前来投军,一人姓甘名宁字兴霸,本在刘表帐下,因受了刘表部将黄祖之气,特来投奔,据说水上功夫极是了得,只是以前做过江贼。”【作者按:我记得兴霸本是三十多五六岁才投奔刘表(二零四年),少年一直游侠任性,做锦帆贼。对于兴霸,我遮掩不住对他的喜欢,所以按捺不住让他出场了。构事,不过作者一片痴心,还请读者勿要见怪为幸。】

“太祖尚且不问陈平盗嫂。只要有真才学,这些都是小节。”曹操笑了起来,“操少年也游侠任性得很。”

“主公过谦了,”贾诩笑了笑,接着又说了下去,“另一个人却又奇了,原本是个书童,后来读了些书,前两年更是被他主人放出去历练了一番,结果正碰见老爷,因此荐到我们这里来了。”

“这人叫?”曹操听说这人居然遇到了自己的父亲,顿时来了兴趣。

“此人姓于名禁字文则,勇则勇矣,不过似乎智计也颇不凡。”

“好,”曹操一拍几案,“操正思文治已备而武力不足,现在才算有些进步。”说完他叹了口气,“文和,此番我在刘玄德营中,发现他帐下又多了一员良将,名叫太史慈。”

“辽东飞将军?”贾诩大吃一惊,“难道这样的大将也被汝南公罗致到了麾下?那白马天骑可曾一起随他来?”

**

大家如果有月票,并且觉得给刀子值得,那就更加谢谢了。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