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秀兰芳菊(2/2)

纪灵与雷薄二人在他身后保护,而荀爽等人也无不如临大敌一般。

关羽不觉,只是不住的冷笑,荀攸却是心中一凛。知道事情大有蹊跷。

刘备与荀彧交谈地话没有告诉过他,所以荀攸对朝廷和袁绍秘有交通地事情一无所知,即使荀爽也没有说出只言片语,一来因为荀攸已为刘备属臣,二来他们和袁绍毕竟还没有将条件谈笼:在究竟奉谁为新君上,双方这次难得统一的提出将何进撵出朝堂,袁绍甚至主动提出入洛阳觐见不满一岁的天子;但是在刘备的生死以及袁绍的封邑上。王允却表现的异常执拗。

三公对于刘备要将麟月刀以新皇的名义赐给鲜卑和连这件事也讨论过,结论就是不可行。他们害怕袁绍得知这件事之后会勃然大怒。立即引三路异族大军南下,利用秋冬季节大地坚净地有利时机侵占中原。

另外,荀爽和王允一致认为刘备派遣戏志才与关羽二人去和谈不成体统,因为这两人都还只是汝南郡国的属臣,不是大汉朝廷地,如果当真要谈判,也应该是朝廷派遣一个得力地大臣前往才对。

关羽实在听不下去了。连说了两遍,“腐儒之见,误国之能”,然后拂袖而去,荀攸也早就听不下去了,趁机也离开了。

深刻体会到朝廷在与鲜卑和谈这件事的反对态度后,荀攸和关羽决定飞书给刘备,让他决定该怎么做。为了稳妥起见,关羽决定自己跑一趟,而荀攸打算趁这个机会回一趟颖川。两人还没有出发,正碰到从虎牢往南阳去地许褚,还有曹操特地安排接许褚的陈震,除了陈震之外。其他三人是小别重逢,自然有一阵寒暄,荀攸一时忍不住,便将他们碰壁的事情说了出来,不过他觉得蹊跷的地方却只字不提。

陈震与许褚听完之后不免义愤填膺,四个人大醉一场,各自散去。

许褚和陈震一路到武关,曹操见到许褚之后宽慰一番,却见陈震气宇之间露出不平之色,当下颇感好奇。便问了出来。陈震实在忍不住。竟将荀攸让他们三缄其口地叮嘱抛到脑后,遂将荀攸和关羽的遭遇详说了一遍。

曹操听完哈哈大笑。将众人一起笑愣住了,陈震不禁问道,“主公因何大笑?”

“我笑荀公达妄称智士,竟然不知变通。”

“变通?”众人听得面面相觑,夏侯渊问道,“主公以为此事尚能如何变通?”

“汝等莫非忘了五牛退大军之事?荀家素有珍宝。荀公达何必执拗于一把麟月刀?刘玄德此番和谈本是事关机密,岂能久拖,更何况反复?”说道这里,曹操来回踱了几步,忽然转向身旁一直没有说话的贾诩,“文和以为能去否?”

曹操这句话问的没头没脑,众人都听的莫名所以,唯有贾诩却笑着颔首,“主公,此番大有可为,不过若是要去,当使汝南公知晓此事,至于此行人马,不妨只带上荀、关即可,多了反倒不好。”

“文和所言甚和我心,”曹操哈哈笑了起来,“子孝、子廉,你二人速回宛城,佯做筹备大军粮草物资,意在荆州,使其不敢妄动。元让、妙才、仲康,你等三人与文和在此镇守武关,若是长安有变,可急出商县,南面而围,使袁槐不得走脱。但凡有事,你等三人切不可擅做主张,当多多听从依文和之意。”

“主公,你呢?”夏侯惇急道。

“我?”曹操微微一笑,“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说吧,大笑着走出门去。

“你说主公是意思?”夏侯惇转头看着夏侯渊,一脸的困惑不解。

“问我有用?”夏侯渊瞪了一眼,接着换了一个笑脸问贾诩,“主公刚才是意思?”

贾诩知道这是曹操故意安排给他的机会,要让他在几个大将中树立一种智囊的形象,心中不觉暗暗钦佩曹操地急智,口中答道,“主公说他要帮汝南公与鲜卑和谈,所以会有一段时间不在家。”

“与鲜卑和谈?”众人一起目瞪口呆,曹仁最先反应过来,急道,“眼下袁绍兵压河北,主公这么去岂不危险?我等快去劝主公收回成命。”

“不妨,”贾诩淡淡应道,“你们可明白主公适才念得诗?主公心中早已有了盘算。”[注一]

**

【注:这两句诗选自汉武帝的《秋风辞》,曹操这里的意思是他与刘备正如秀兰与芳菊,虽是各擅胜场,却注定要相互搀扶的。】

大家如果有月票,并且觉得给刀子值得,那就更加谢谢了。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