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七十八章:虎牢关上(2/2)

故阵,只算得后天之阵,不得先天要领。”

“阵法还分先天后天?”刘备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陈群,心忖他以前在二十一世纪看过一些武侠,知道练气功有这些讲究。倒不知道阵法还有这些名堂,顿时好奇起来,接着问道,“何谓先天并后天之阵?”

“后天者,只依地势为阵,或依山岳,或傍湖泊。或借谷道、或假溪流,再以改变兵种搭配为要。制造以少胜多之可能罢了。”

“古来名将,莫不依此行事,难道此也有错?”荀攸笑着问道。他倒不是存心难为陈群,只是看这个少年侃侃而谈,自然而然竟有一种气度在内,因此忍不住刁难一下,但是作为一个熟识国事地人。他自小耳濡目染地都是政治、军事和经济,对一些谈笑用兵的古人十分敬佩,比如太公望、孙武等人,因此对兵法也颇多涉猎,在这一点上,荀彧倒不比他强。

“古来名将也多,不过如廉颇、吴起之辈只怕还当不上名将二字。”陈群面上露出轻蔑的神色。他话音一落,众人一齐色变。若不是碍着刘备在场,只怕就要质问起来了,只有戏志才一脸微笑的站在一旁,一副隔岸观火的表情。他早知道陈群会这么说,因为这个想法正是陈群的父亲以前的想法,而今却被陈群完全地传承了下来。

“依陈长文之见。古人以何人为名将,又是如何判断的?”荀攸这次是真地有些生气了,连称呼都起了变化,让旁边的荀彧微微皱了一下眉头。

“知风角,识形势,会阵图,不拘一格,应敌于万方,这才是将才。”陈群淡然一笑,“以此论之。孙膑、白起、李牧、韩信。此皆不世之将才。”

除了刘备和戏志才,众人脸色都极为难看。但是偏又极难驳斥陈群,因为陈群所提到的四个人恰好都是以善变出名的将领,刚好满足陈群自己设定的要求。

“战法不一样,岂可一概而论?”荀彧皱着眉头说道,“倒是这先天之阵又是如何,还请长文详细解说。”从陈纪身上算起来,荀彧比陈群还要长一辈,算是世伯,所以刚才见荀攸和陈群争论的时候,他倒不好介入。现在他把话题岔回到原来的“先天和后天”上,态度颇有些“不耻下问”地意思。

“不敢,”陈群笑了笑,他不知道荀彧和荀攸的身份,但是见荀彧态度谦和,不便失礼,赶紧谦逊的答道,“所谓先天之阵,乃受形于河书与洛书,并致守一,以成九宫,其诀当世也多有流传,不过多为得其皮毛、不见骨血罢了。倒是易理之说深得肯紊,只可惜又太深奥难明了些,致世人多是一知半解。”

“九宫之法,无非二四六八之图,即便成阵,亦为先贤道之为古阙,意为能得其形而不能得其神之阵,向来不闻当世能有灵活变化此法之人。今日长文既这么说,难道此阵变化竟然了然于胸不成?”荀攸听了陈群适才的一番谈论,虽说觉得有些地方还有些牵强,但是有些新意还是让他眼前一亮。他是一个穷学而后工的人,之前看了不知道多少兵家的书,算是一个丰富的理论家,现在觉得陈群说得有趣,倒是不知不觉又把适才那一股子闷气丢的不见了踪影,又兴致盎然地和陈群辩谈起来。

“试看今日关下之阵便可知,”陈群笑着手指关下颜良的阵势。众人这才想起关下之战,急忙扭头看去,却见关羽一把偃月刀上下翻飞,已经从东南角杀进去半里许,身后伏尸处处,也不知死了多少河北兵将。颜良带着一支兵马急着要冲进阵里去,却不知道怎么回事的被隔在厚厚的河北大军外面,急得他大声直吼。

“这便是他不知阵势变化,以致作茧自缚。”斟群叹息道,“九宫自有相生相克之道,生门可转为死门,死门亦可化为生门,此全看布阵者之心意。在九宫之中另布三才,妄图夺天、地、人之造化,却不知大巧则不工,至简则不拙,此九宫之理也。凭空多了这么一个阵,倒是多此一举。”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若是他布好阵势之后以逸待劳倒也还罢了,不料他居然使前三阵自行松动,如此散而后合,本是阵法大忌。我军避开正面,则此阵因为前三阵散而未聚,以致无法转动,终于一败涂地。”

关上众人一边听着这么一个少年侃侃而谈,一边看着关下的关羽在河北大军中横冲直撞,都觉得哭笑不得,这情景倒好象陈群在授课一般。

**

大家如果有月票,并且觉得给刀子值得,那就更加谢谢了。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