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七十三章:宴席喋血(2/2)

谢洛阳的小皇子,多少有点不伦不类。有些细心地官员开始注意四周的情况,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的是四周竟然埋伏了不少的士兵,而一向以袁槐嫡系自称的几员将都暗揣兵刃,分明摆地是一桌鸿门宴。

看到这个情况。这些机灵地官员开始琢磨袁槐一会肯定会让大家表态,与其等到被问,还不如自己主动贴过去。

“大司农差矣。”就职都官从事的河内人朱汉站了起来。

“朱从事,老夫何差之有?”袁槐眼中精芒一闪,不过脸上神色不变,依旧是笑眯眯的看着朱汉。

“以袁公海内之望,得此尊荣。本是实至名归,只是下官闻此诏书乃是洛阳所发。不知道是否属实?”

袁槐何其老辣,立刻知道这个朱汉是向着袁绍的,顿时放缓了口气,“上诏自然为京师所发。”

“下官以为袁公定不可逢诏。”朱汉一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他话一出口立刻引来满座的喧哗之声。

袁槐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这才笑呵呵地说道,“敢问从事。老夫为何不能奉此诏?”

“洛阳城中本无天子,诏书由何而来?天子今在邺都,袁公身负海内重望,岂能不知?”

“放肆!”议郎彭伯怒声站了起来,“无耻猖狂之极。你身食汉禄,不思报效,反在此胡言乱语抨击朝廷,且诈言天子。实在罪不容诛。”

彭伯这一起身驳斥,立刻便有几个人站了起来大声呵斥朱汉数典忘祖,一时之间宴席再也无法继续下去。

“果不出先生所料,”袁槐转回身,悄悄对身后的逢纪说道,“不知此时能否……”说着话。袁槐将手掌一立,做了一个杀地动作。

“万万不可,扶风都尉徐荣尚未回城,此人极擅用兵,恐其心有贰,袁公不可不防。”

袁槐心里过了一下,他这次遍请长安上下所有官吏,本意就是借这个机会将忠于洛阳朝廷的人一网打尽,不过事有凑巧,镇守扶风地都尉徐荣和越骑校尉王颀都因为有事没能赶得上。从关系上来说。这两个人都是袁家提拔上来地。估计多半会跟随他同进退。想到这里,袁槐笑道。“不妨,我料此人必无贰心,先生尽可放心。”

“这……”逢纪看了看袁槐的面色,知道他心意已决,纵使自己劝说也无济于事,只好点头道,“便请袁公依前议行事。”

“好,”袁槐精神一振,扭回身一把抓起几上地杯子,重重的掷在地上。一声脆响之后,园外立刻涌进来百多名士兵,衣甲鲜亮,手中各执刀枪。

“将彭伯等人给我拿下,送出园去立即斩首。”袁槐地声音虽不大,但因为士兵的进入,争论的官员都已经缄口不言,因此众人听得清清楚楚。

“老匹夫,”彭伯第一个骂了起来,“汝祖宗食禄汉朝,今**行此不忠之事,是自绝于汝先人……”话没有喊完,周围的士兵一拥而上,将他和另外几个大骂的官员横拖竖拽的拉到园外去了。

“诸位不必惊慌,”袁槐看了那些噤若寒蝉的官员们一眼,笑呵呵的说道,“老夫久食汉禄,焉能不思报国?实因为刘备篡夺朝纲、毁坏宗庙、荼毒社稷、人神共愤,此贼不除,我大汉焉有宁日?实不相瞒,老夫已决意报效邺都大皇子,奉为新君,自今日起。长安城中但奉邺都之命,不奉洛阳之令,大小官员当奉新君,不可存有贰心,否则唯有一死。”说着,他从身旁士兵地腰间拔出宝剑,重重的插在几上。

“但以司农大人马首是瞻。”大小官员哪里还能说得出话来,齐刷刷的跪倒一地。

袁槐扭回头看看逢纪,两人微微一笑。袁槐是心中得意,而逢纪却是知道自己此功非小,只不过他对那个没到的扶风都尉徐荣总觉得有些不大放心。

“希望是我自己多疑了吧。”逢纪摇摇头,强行将这一丝不快和疑惑驱出脑海。

**

大家如果有月票,并且觉得给刀子值得,那就更加谢谢了。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