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酒搂定计(2/2)

就有数州响应,甚至太史慈为到现在还不给回音。

孰是孰非,本不是那么容易分得清的,正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

“…其实以汝南公之尊,又有宗亲之份。便是当真做了天子也没,只是若是欺名盗世,未免为人所不齿。此番李某进京,一路上多有疑惑,直到了京师才找到了答案。”李典又饮了一杯酒,身手抹了一下嘴巴。

“曼成疑惑,又明白了?”荀彧看李典这么说。倒好象已经放弃了行刺刘备的打算,也就没有再去想与刘备如何脱身地事。反而好奇地问道。

“在下居于山阳之时,尝闻汝南公昔日平定江东之后,朝廷不但不赏,反使汝南公往弘农,由此可知朝廷对汝南公心存疑忌,何以后来又闻先帝遗秘诏于汝南公?当日正因此事,李某方信汝南公篡诏之说。不过朝廷上下皆无怨恨汝南公之心。而三公、皇甫大将军等人也都对汝南公推心置腹,未免使人疑惑。未入京师之前,李某先到了弘农一趟,乃知汝南公之德,又自挚友处闻汝南公在汝南所为,更知汝南公绝非轻民践信之人,当时便颇有疑问,直到入了京师时我自仲德兄处知道一事。方知李某原来错怪了汝南公。”

“仲德兄告诉曼成何事?”荀彧顿时来了兴趣,他也很想知道是能证明刘备没有篡逆之心。

“便是当日先帝驾崩之时,河内太守王匡带兵入京,而就在此时,河东太守董卓也正带兵匿于孟津之南,伺机便要发难。”

刘备和荀彧顿时明白过来。不由暗呼侥幸。

只看当日何进的举措,就可以知道董卓带兵潜入京师附近一事他根本不知道,可见董卓存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心思,只要何进与刘备在京师里斗了起来,不管谁胜谁负,董卓都能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如果当天不是王匡反复,让何进没有办法和刘备刀兵相加,那结果肯定是不堪收拾。

“好贼子,”荀彧气的脸色铁青。“早晚叫他伏尸刀斧之下。”

“文若莫非有心河东?”程昱何等聪明。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说破了荀彧的心思。

“不知仲德有何良策?”荀彧见瞒不住程昱。索性坦然说道。

“这有何难,文若只需将那日地情形告诉何进就可,何必亲往河东?”程昱笑呵呵的说道。

“谁可前往?”荀彧苦笑道,“何进纵不知兵,但毕竟不是呆子,这等计策须瞒他不过。”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程昱笑道,“京畿之内便有一人可去。”

“是谁?”

“宫中那位太后,”程昱竖起手指道,“听闻太后曾毒杀陛下之亲母,天下皆以为汝南公已杀了何太后,故颇多议论,此刻送太后往并州,则不但可平息悠悠之口,更可使天下人以为汝南公之贤德。此其一也。”

“至于其二吗,”荀彧笑吟吟地接口道,“何后既是大皇子生母,必拱卫何进之权,如此袁绍之势微,并州与河北难免失和。其三便是借刀杀人,以何进攻董卓,京师可得渔翁之利。”

“举一反三,不愧大才。”程昱笑道。

“确是妙计,”荀彧点头道,“只是如何取信何后?”

“听闻先帝宠宦张让尚在宫中,因其自负其罪,每日懊悔不已,不知可有此事?”

“仲德如何知之?”荀彧心中一凛,“此宫闱之事,我尚不得知。”

“这有何难?”程昱一撵颔下胡须,“京兆之中知此事者不少,而谈论之人多说是蔡伯喈所说。”

这就难怪了,刘备和荀彧都是恍然大悟。蔡邕自负大才,平日多喜欢品评别人,更何况是他的死敌张让?

“何进与张让素有罅隙,只怕多有不妥。”荀彧微微皱眉道。

“素掌大权者,一旦失势,必生怨责之心。张让此刻无权无势,不攀附何后,还能攀附何人?”见荀彧默然不语,程昱也不多说,挟了一口菜放进嘴里,吃的啧啧有声。

“曼成行止如何?”一旁的刘备对李典生出招揽之意

“某明日即当投奔汝南公。”李典呵呵一笑。

“曼成何必舍近求远,汝南公便在眼前,还不求拜为帐下?”程昱哈哈大笑。

“这……”李典看看刘备,这才明白过来,赶紧低头拜倒,刘备赶紧搀起,众人不由都是大笑起来。

**

刀子谢谢订阅的读者,还请大家如果有月票,并且觉得给刀子值得,那就更加谢谢了。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