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荀彧遇故(2/2)

事已经拉开,赵云之所以敢离开汝南去雍丘,想必孟建已经在汝南有了妥善的安排,否则以赵云的老成持重,肯定不会贸然行险。黄忠此刻守在弘农,董卓要想从弘农通过,不花点心思肯定不行,而且就算花了心思只怕也没有用。荀攸已经在三日前赶去了弘农,这让刘备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真正让刘备担心地是河内的吕布,单是他一个人就已经让刘备头疼不已,更何况张辽和高顺还没有出现。

“张辽难道真的会相信何进所说的那些话,诸如他这个汝南公篡诏夺嫡?”刘备坐在厅中,心中隐约有一丝惶惑。

“主公因何长叹?”身后传来一声关切的问候,刘备不用回身就已听出那是因国丧而耽误了婚期地荀彧。

“文若试着猜一猜。”刘备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将问题抛了回去。

荀彧笑了笑,“君子忧思。长为国难。智者沉吟,多为世舛。主公定是为了战事忧心。”

“虎牢、陈留、南阳、河内、河东、长安,一共六处,或为明火执仗,或为杀机暗藏,文若再来猜猜我眼下忧心哪一处?”

“长安无将,纵然有变亦不足惧。南阳只在早晚可定,虎牢画地可守,料想主公无忧,至于剩下地三处,”荀彧略做沉吟,“若彧所猜不错,主公之忧在河内。”

“何以见得?”刘备大为惊讶,他没有想到荀彧居然一猜就中。

“河东虽有带甲数万。不过公达素有智谋,又得黄将军之武勇,料也无妨;子龙出兵陈留,可见汝南已有安排,此示敌以虚之计,应无大患;唯河内敌兵可急至孟津。又闻敌将吕布勇猛无匹,主公当是为此忧虑。”

刘备哈哈笑道,“真是知我者文若也。却不知文若可有良计?”

荀彧摇了摇头,道,“若是待敌兵至孟津,京师必然震动,那时即便孙吴转生也难以回天。唯今之计,一静反不如一动。”

“文若地意思是主动攻打河内?”刘备惊讶地看着荀彧,“京师只有兵马万余,泰半为宫中宿卫。而孟津兵马不过五千余人。河南诸郡兵马也多已抽调,只怕以此兵力不足攻打河内。”

荀彧微微一笑道。“河内是假,河东是真,吕布是假,董卓是真,洛阳是假,孟津是真。”

刘备眼睛一亮,“明攻吕布,暗取河东?”

“不错,”荀彧把架上地地图摊开,指着河东说道,“何进以河东与河内两路兵马聚于京师之北,长安又敌我难测,故京畿一直难以动弹。正因如此,无论吕布、董卓皆料想不到主公反会出兵,其心必生懈怠,主公正可攻其无备。京师虽无兵马,但是王公大臣家中多有卫士,其数不下数千人。若是稍加训练,必是一支精锐,主公若是将之守护京师,料也足够。以京师兵马并弘农之兵马奇袭河东,董卓必败。河东若得,则可与弘农遥相呼应,以钳制长安,使之不敢异动,且河内闻河东失守,必生退意,如此河内之危当可不战而解。”

刘备一拍脑门,笑道,“若不是文若开我茅塞,我尚要为此忧心。只是如何方能使董卓不生疑心?”

“屯田弘农,”荀彧笑道,“让士兵穿戴一如百姓也就是了,至于京师则需严加封锁消息。”

“就依文若之言。”刘备笑着站起身来,“今晚既是仲秋,我二人何不出去走走?”

“彧早有此意,”荀彧笑道,“听闻东城有一酒搂,所售之酒味极醇美,不知主公可有意?”

“正中下怀,”刘备拖起荀彧向外就走,“眼下京师都缺,我等若是不快些,怕到时候这等美酒也要缺了。”

两人把臂来到东城那座酒搂,荀彧要了酒菜,两人正在谈论,忽听一人说道,“莫非荀文若在此?”

刘备与荀彧都是一惊,抬起头来,却见眼前站着一人,身材高挑,面色白净,颔下须髯飘洒,显得极为潇洒出群。荀彧脸上顿显喜色,“仲德,是你!”

**

刀子谢谢订阅的读者,还请大家如果有月票,并且觉得给刀子值得,那就更加谢谢了。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