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七章督办河道(2)

朱衡在书办的簇拥下来到钦差衙门,本想直接找李成梁商讨疏通河道之事,谁料李兴拦在门口,李成梁正在休息,死活不让朱衡进去。/r/r  朱衡是工部侍郎,误了工期可担待不起,故在客厅等了一个时辰便没了耐性,一拍茶案,一反常态冲着李兴喝道:“李兴,疏通河道可是朝廷的军国大事,他李成梁身为钦差,督办皇差,当责无旁贷,今日本官前来于他商讨,他却推脱不见,胆子也太大了吧?”/r/r  李兴虽是老实人,但也不会把李成梁风流韵事出来,只得解释道:“朱大人息怒,李大人他昨夜翻看《潮白川水志》到了三更,确实累了,还望朱大人见谅啊。”/r/r  “看《潮白川水志》?我看是睡在温柔乡里忘了时辰了吧?”/r/r  “哪里哪里,李大人他……”/r/r  没等李兴将谎话编圆,李成梁便伸着懒腰从后堂走了出来,见来者是朱衡,赶忙施礼:“原来是朱大人啊,有失远迎。”随即指责李兴道:“李兴,朱大人前来,你为何不报?”/r/r  李兴心领神会,故作委屈道:“卑职见大人休息,不敢打扰,这才……”/r/r  “好了好了,别演了,钦差的私事我朱衡管不了,但公事我们必须好好谈谈。”朱衡摆摆手,示意李成梁别废话了。/r/r  李成梁笑着点点头,让李兴关门退下,端起一盏茶来到朱衡面前双手奉上:“朱大人,是工部停的工,为何来钦差衙门找我啊?”/r/r  “我的李大人啊,这不是有急事吗,现已和三部协调妥当,就差和你商量了。”朱衡将茶一饮而尽,抽出袖筒内的一封书信递给李成梁。/r/r  李成梁接过信件看了看,好奇地问出了和赵炳然一样的问题:“朱大人,你们工部不出人,派一个巡按御史来,能行吗?这潘季驯以前当过推官,管司法的,哪里会治水啊?”/r/r  朱衡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解释道:“这个潘季驯恭谨好学,在广东当巡按御史时曾参与珠江的疏通,是个不错的人选。”/r/r  “原来如此,既然朱大人觉得合适就用吧,实话,我对疏通河道可是一窍不通啊。”/r/r  见李成梁同意,朱衡满意地捋捋长髯,在屋内踱步:“如此便好,既然三部和钦差都无异议,那就请潘季驯来当潮白川河道疏通的顾问,众人拾柴火焰高,一定能按时竣工,为蓟门源源不断地送出粮草军械。”/r/r  李成梁也起身,冲着朱衡拱手:“朱大人为国事尽忠,乃是我朝大幸,我李成梁定会全力配合,助工部早日竣工。”/r/r  起这潘季驯,也是一个颇有传奇故事的人,此人字时良,是浙江湖州人,在风雨飘摇的嘉靖二十九年中进士,那一年的庚戌之变,京城被恐慌笼罩,但潘季驯却沉着冷静,两耳不闻窗外事,全心全意准备科举考试,最终金榜题名。/r/r  起初他被安排到江西九江任推官,管理司法。任职期间潘季驯勤勤勉勉,多为百姓着想,不放过案件中的任何蛛丝马迹,避免了很多冤假错案,后来因业绩考核突出,被调任京城都察院做御史。身居御史之位,潘季驯却很少站出来胡乱咬人,基本不弹劾别人,在物欲横流的京城依旧保持定力,全身心关注帝国的各项国策,努力尽好本分。于是左都御史张永明觉得此人才堪大用,便遣他前往当时还是蛮夷之地的广东,巡按地方,开化民智。/r/r  在广东的潘季驯并没有因远离京城而苦恼,而是规规矩矩地做自己的本职工作,不仅不收授贿赂,而且严正国法,阻止豪强大户兼并百姓土地,颇受当地百姓爱戴。/r/r  就在潘季驯准备回京述职前不久,广东连日的暴雨使得珠江泛滥,很多百姓流离失所,当地的官员更是躲之不及,逃避责任,但潘季驯得知消息后便第一个赶往灾区,代表朝廷赈济灾民,同时和当地的有司衙门商讨珠江泛滥之事,询问得知乃是珠江没泥沙堆积,使珠江上抬,这才导致雨后泛滥,潘季驯为疏通珠江而废寝忘食,日夜苦读治河方略,生生地从一个门外汉学成了一个水利专家,积极参与疏通珠江的治水工程,确保了珠江两岸百姓的安全,临来京城时,广东百姓还送来万民伞,以示永远感激潘季驯的大恩大德。/r/r  有了这些功绩,潘季驯自然成了朱衡挑选治水人才的最佳选择,朱衡坚信:此人一到,潮白川河道必通。/r/r  故,潘季驯从广东赶回京城,拜见过左都御史张永明,将三年来巡按广东的政绩和建议呈报上去,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在都察院吃,就被工部的马车接走,直奔通州,参与潮白川的疏通工程。/r/r

a sl=sii:asl; f-siz:0; idh:0; high:0; vrfl:hidd; hrf= arg=_lak微信关注:zhlag66,免费赢取手机

&l;/&g;
本章已完成!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