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百九十一章 俄使前来(2/2)

迟疑着道:“战略地位如此重要,英国人岂会轻易放弃?况且加尔各答还是英国印度总督府所在地,一旦开战,有可能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而且英军可能会先出兵收复加尔各答,大掌柜慎思。”

“不是有可能,而是一定会!”易知足道:“印度被称为是英国女王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加尔各答失陷,侵华英军必然会先收复加尔各答。”

什么意思?赵文烈一头雾水的看着他,“大掌柜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让英国人明白,大清有能力随时威胁他在印度的统治!”易知足慢悠悠的道:“加尔各答不会是主要战场,英军来了,咱们就撤退,十来万太平军就足够他们头痛的。”

赵文烈一时间有些琢磨不透他的心思,很显然,出兵打加尔各答绝对不会象他说的那么简单,不过,对方不肯说,他也不好深问。

元奇强行禁止所有外国商船离开通商口岸,所有的外国商船主都抱怨不已,一天数次前往各自国领事馆催问和打探情况,当元奇宣布解除禁令之后,一众船主却是不着急离开了,人人都清楚,远东即将爆发一场大战,天知道明年还能不能继续来远东做生意,这一趟务必要满载而归。

外国商船集中的广州上海两地登时出现了疯狂扫货的情景,一个个外商挥舞着银票或者是期票逐个商号的扫货,茶叶、生丝、丝绸、大黄、糖、橡胶等热销商品一时间价格节节攀升,却依然尽数脱销,谁都清楚,一旦爆发战争,这些商品绝对价格暴涨。

一艘桅顶飘扬着黑黄白三色旗帜的混合动力商船在黄浦江面上快速灵活的航行着,俄国出使清国的全权大臣普提雅廷站在甲板上看着依旧一片繁华平和的景象,忍不住在心里暗叹了一声。

上次他来上海,俄国还是当世强国,号称‘欧洲宪兵’,对于清国完全是一种高高在上俯视的态度,这才短短四五年时间,却已经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俄国已不再是什么世界强国,‘欧洲宪兵’也成了笑话。

而被他们蔑视的清国,却正在展露出强健的肌肉和坚硬的牙齿,短短几年时间,清国强占了他们的勘察加半岛,在西北横扫他们花费了上百年时间蚕食下来的地盘,在东北将他们所有的据点连根拔起。

更令他震惊的是,清国居然直接向英吉利宣战,攻占香港,逼迫三千驻港英军投降不算,居然还在马六甲全歼了英国东印度舰队,可以预见的是,一旦清国挺过这场战争,谁也无法阻挡清国的强势崛起!

对于远东这场即将爆发的战争,他并不看好英法两国,确实,清国海军不可能是英法两国的对手,但陆军却很难说,因为距离遥远,英法两国不可能象在克里米亚一样派遣出数量庞大的军队。

清国那为元奇大掌柜,不仅有着过人的眼光,而且还十分善于把握机会,俄国就被他在后面狠狠的捅了几刀,这次该轮到英法两国了,从拔掉英吉利在香港以及马六甲海峡的三个补给港口来看,英法两国得小心他们的后勤补给线了。

俄国在上海没有租界,上岸之后,普提雅廷径直选择在镇海路租下了一座宅子,因为经费紧张,他只能选择宅子,而不是园子,虽然急于见到易知足,他还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上午才前往镇海公府登门求见。

易知足虽然对外宣称不见各国外交官,但普提雅廷却是例外,闻报之后,他亲自到院门外迎接,双方见面,寒暄之后进的院子,他便径直问道:“克里米亚战争,贵国总计支出了多少战争军费?”

听的翻译,普提雅廷脸色登时有些难看,这是在嘲笑他们俄国使团住的地方太差?还是幸灾乐祸俄国在战后处于破产的边缘?转而他就想到,对方有可能是想催要伊犁军火交易的欠款。

略微沉吟,他才含糊其辞的道:“具体的战争开支不清楚,估计总的开支高达几个亿卢布。”说着,他流露出一副很是遗憾的神情,“对于伊犁军火交易的欠款,可能要拖上几年才能偿还。”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