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七十九章 胜败转机(1/2)

易知足也没敢奢求能够掌控当前的局势,太平军轻松攻占长沙,与清军在长沙形成对峙局面,已经完全改变了原本的轨迹,一万武官员由易知足举荐选官,看起来是咸丰有意缓和关系,但实则一众大员谁个不是心知肚明,咸丰与易知足的较量这才开始,天知道易知足心里是怎么想的?

不过,有一点是很显然的,如今的易知足和元奇不会象道光在位时难那般卖朝廷的帐,换句话说,朝廷如今根本不可能指使的动易知足,僧格林沁率领一万新军南下,需要元奇供给枪支弹药,没有廷寄,没有公函,而是私信,就是最好的例证。

上海既在两江的地盘,太平军又极有可能从长沙突围流窜入两江,李星沅身为两江总督自然要极力维护与易知足与元奇的关系,不仅是为了有战事要借重南洋海军,还为了元奇的赋税,如今上海宝山两县的赋税——实则就是元奇的税银如今已堪比一省,他岂敢不上心?

琦善坐镇上海,与李星沅又同是穆章阿一系的大员,对与李星沅的心思自然是再明白不过,略微沉吟,他才道:“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风华正茂,鹤相(穆章阿)未必能长宠不衰,眼下不论京师地方凡事须的小心谨慎,且毋授人以柄......。”

对于这番话,李星沅却是有些不以为意,略微沉吟才道:“圣上与鹤相对元奇的态度一致,如今天下又正值多事之秋,短期内,朝局不致有大的变动。”

那可未必,咸丰年轻,穆党势大,两者必然会有冲突,琦善心里如此想却也懒的辩驳,当即话头一转,道:“元奇与朝廷如今是若即若离,易国城的心思谁也琢磨不透,况且,他与鹤相素来水火不容,还是谨慎些为好。”

“侯爷说的是。”李星沅干巴巴的道,他还打算明日再去一趟镇海侯府,与易知足洽谈一下元奇的税银,连着两年大水,朝廷又清理积欠,两江各省府县良苦银库都空空如也,元奇的税银这节骨眼上是万万不能有什么差池的。

琦善并非无事,他还急于回去将易知足的回复写折子奏报,前来小坐就是特意来叮嘱一番的,话不投机,自然不愿意多逗留,正准备起身,一个长随急匆匆的赶到门外禀报道:“老爷,长沙急报!”

李星沅二话不说,快步上前接过,拆开略微扫了几眼,脸色立时大变,琦善心知必然是长沙有重大变故,连忙问道:“什么情况?”

“一日之内,接连两败,长沙之围已是有名无实!”李星沅罕见失态的一掌拍在茶几上,将茶几上的茶盅震的跳了起来。

一日两败!琦善连忙抽过急报,快的扫看了几眼,他脸上神情也变的异常难看,一日之内官兵接连两败,一败宁乡,陕西、河南五千绿营被石达开在宁乡设伏,几乎全军覆没,总兵福诚和副将尹培立当场战死。

二败水6洲,二万官兵猛攻水6洲,意图攻占水6洲从而将河西大营与长沙城分割开来,分而歼灭,萧朝贵在水6洲佯败诱敌,而后伏兵尽出,官兵惊溃,又遭杨秀清率兵出城沿岸追杀,两万大军,折损过半,总兵王家栋、副将朱瀚、丰有标阵亡。

两人都有些失魂落魄,半晌没吭声,易知足才断言不可能在长沙围歼太平军,转眼太平军就在长沙取得决定性的大胜,一日之间,被歼一万五千人,两总兵三副将阵亡,不难想象长沙城外的官兵士气低落到什么程度,如今已不是太平军能不能突围的问题,汇集在长沙剩余的四万余官兵能支撑到八旗新军抵达长沙就已经很不错了。

半晌,李星沅才看向琦善,道:“咱们的分头给塞中堂和湖广总督徐仲升去信,着他们加强岳州的防务,预防太平军攻占岳州。”

“如此大败,塞中堂只怕不日就得回京。”琦善沉吟着道:“给徐仲升去信即可,直言告之,易国城断言,太平军下一个目标就是武昌,着他严防岳州,岳州若失,武昌不保。”

镇海侯府,正房,东厢书房。

易知足将任安才送来的情报转手递给包世臣,然后起身走到窗边点了支烟,包世臣快看完之后,略微沉吟,才道:“太平军大捷,长沙之围不攻自破,大掌柜担忧还担忧什么?”

易知足转过身来,道:“官兵为何会迫不及待的主动进攻?”

“想来,应该是塞中堂急于自救之故。”包世臣缓声道:“僧格林沁是郡王,又一手组建八旗新军,亲自率领一万兵马南下,抵达长沙之日,应该就是取代塞中堂的钦差大臣之日,塞中堂应该很清楚这一点,是以,才会在僧格林沁抵达之前主动进攻,希图取得一场大捷,体面回京。”

“如今怕是要被押解进京了。”易知足说着一笑,“我若是咸丰,必然要为塞尚阿记一大功。”

记功?包世臣不由的一楞,道:“塞中堂何功之有?”

“骄敌之功!”易知足道:“一日间两场大捷,歼敌上万,长沙之围不攻自破,太平军不会急于突围,反而会坚定占据长沙的信心,待的八旗新军抵达,必然会给予太平军以致命的重创。”

包世臣瞥了他一眼,道:“大掌柜难道就不会着人告之八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