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七五章 经世致用(1/2)

邓廷桢来的突兀,走的匆忙,对于磊园的一众宾客并未造成多大的影响,一众宾客或是听书,或是看戏看杂耍,或是呆在各自的圈子里喝茶清谈,磊园占地颇广,院子层层叠叠,各个圈子泾渭分明,互不干扰,一众宾客都是自得其乐。

目送邓廷桢轿子走远,伍长青才提醒道:“知足兄别在门口偷懒了,你是主人,里面宾客可的你亲自招呼。”

易知足点了点头,道:“其他人都好说,学海堂南山公他们,还真的亲自去招呼一下。”

张维屛三人喜欢清净,选了一处僻静的院子喝茶闲聊,眼见的茶已换了两壶,梁廷枏掏出怀表看了看,道:“不曾想磊园今日宾客如此之众,易知足怕是无暇抽身。”

“章冉无须心急。”张维屛缓声道:“那小子沾上毛比猴还精,必然会抽身前来招呼咱们。”

话才落音,一个小厮便快步进来,躬身道:“三位先生,易掌柜来了。”

“还真让南山公说准了。”梁廷枏一笑,起身踱到房门口,易知足大步而来,还未进门,便笑道:“招呼不周,还望三为先生海涵。”

张维屛一笑,道:“你小子也是个俗人,好端端一个磊园,看被你糟蹋成了什么模样?搭戏台唱戏也就罢了,居然还有杂耍和说书,你可真能糟蹋。”

易知足笑道:“前来宾客可不尽是清雅之士,雅俗共赏,方才是待客之道。”说着,他伸手道:“诸位请坐。”

三人都清楚易知足今日忙,叙礼落座之后,林伯桐就开门见山的道:“听闻知足欲招募士子以统带元奇团练,知足为何会有这个想法?”

还真是为元奇团练而来的,易知足笑了笑,道:“以文统武,乃是历朝历代的惯例。在下不过是循例而已。”

张维屛直言不讳的道:“知足并非事事循例之人。”

易知足看了三人一眼,道:“三位对元奇团练如此关心,可是学海堂、越华书院有士子意欲前来元奇团练应聘?”

略微沉吟,林伯桐才道:“学海堂素来提倡经世致用。提倡鼓励做学问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如今与英吉利开战在既,元奇团练规模亦不小,我们确实有意鼓励士子统带团练,保境安民。”

易知足含笑道:“元奇极力欢迎。”

张维屛瞪了他一眼。道:“别说废话。”

掏出一支雪茄,缓缓的点了,易知足才不急不缓的说道:“元奇团练有别于一般地方团练,不仅规模大,而且所有团勇皆是以元奇的名义从各府县招募的青壮,元奇得对这些青壮负责。

为什么招募士子来统带元奇团练,原因很简单,打仗靠的不是血气之勇,不仅需要经验,而且需要智慧和谋略。广州的件递过来,道:“知足看看。”

这是一份英文原件,是英吉利外交大臣巴麦尊来的一份抗议书——《致满清宰相的抗议书》,要求开放口岸,设置领事,割让岛屿,赔偿烟价,废除洋行,赔偿军费、居住自由、等等,后面还特意说明,如中国不愿割让岛屿时,则另以建造房屋,商定关税及领事裁判权等五项条款替换。

快看完,易知足才道:“英国已任命驻好望角海军司令乔治·懿律为对华谈判全权公使,查理·义律为副使,这是他们转呈的英吉利外交大臣巴麦尊写的抗议书。”说着,他按照原意翻译了一遍,然后才道:“部堂大人可要在下抄录一份?”

这份原件林则徐早已让人翻译过,大概意思出入并不大,听的这话,他微微摇了摇头,道:“抄录不急,知足对此是何看法?”

“这份抗议书实则就是一份最后的通牒。”易知足沉声道:“若是拒绝,英国人就会动战争。”

林则徐缓声道:“知足对此是何看法?”

迟疑了下,易知足才道:“说实话?”

听的这话,林则徐有些好笑的道:“知足平时里难道都是言不对心?”

“那倒不是。”易知足沉声道:“割地,赔款,是可忍孰不可忍,大清从未受过如此屈辱,那怕是血战到底,也在所不惜!但是......。”

林则徐沉声道:“说,无须顾忌,本部堂不以言罪人。”

易知足抬头看向他道:“英吉利已经做好了战争的准备,大清可做好战争的准备?在下说的不是广州,而是京师!”

“知足担心什么?”

“在下担心,朝廷没有血战到底的决心,没有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的勇气!”

听的这话,林则徐半晌无语,良久,他才长叹了一声,道:“朝廷国库空虚,不愿意轻启边衅......。”

“既是如此,那就还不如不打,至少还能留存一份体面,让大清子民在****上国的美梦中多沉浸十年。”

“知足的意思,十年之后,最终还是要打?”

“这一点毋容置疑。”易知足沉声道:“英吉利侵略成性,岂能满足?见的朝廷软弱,必然会得寸进尺,最终将朝廷逼到绝路,不得不战!这种情形,在咱们中国的历史上一点不少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