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三章 柳心上朝(1/2)

京城的传言愈来愈厉害,几天的功夫连贩夫走卒都在议论柳淑人。

这是继枪伤郑国公那次义举后,柳心再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不过这一次可都是负面消息。甚至不少人打赌,不出半月,柳淑人就得离开京城,也有的人更夸张,柳心没脸见人,不上过几天就得上吊吞金去寻死。

明远和心纯在家里陪着柳心,不让她出门,免得听到外面的污言秽语,徐老夫人她们也在严阵以待,看看谁先跳出来。

别人怎么想先不管,柳心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艰难,看心纯和明远把自己困住,不让出屋,柳心就知道克夫命的传言一定路人皆知了,要不不可能全家都如临大敌。

“克夫命”对别人来是灭顶之灾,对柳心来其实无所谓,一是她根本就不信,二是她觉得我克不克夫管别人什么事,你们咸吃萝卜淡操心,我该干嘛干嘛。

柳心这几天不出屋,就把推广番薯的条陈又改动增加了些,让条理更分明,更有章法。现在就等着山东那边的信儿了。

京城的各府邸心不在焉地过完正月十五,假期就到了头儿。崇祯七年第一次早朝开始了。

正月十六的大清早,柳心兴冲冲穿上朝服,拿着整理好的折子就要出门。

明远吓了一跳,在门口张张嘴儿想点啥,心纯拽了拽明远的袖子:“娘上朝是正事儿,别拦着!”明远想了想退到一边,给柳心让了道,然后和心纯俩人跟在柳心的后面出了大门。

柳心在家里憋了好多天,今天就想透透气,看时辰还早,也没坐马车,就一路步行往皇宫方向走去,还招呼心纯和明远陪着自己话。

差不多半个时辰来到宫门口,一路上也碰到不少人,大家瞠目结舌,也有的窃窃私语。

路上的人在想,这柳淑人大大方方地出了门,没看见有啥不对劲儿的地方呀。

人有时很奇怪,柳心不出门,大家觉得柳心心虚,更坐实了柳心“克夫命”这个传言。可现在柳心毫不在乎在京城里行走,大家都有点发懵了,是不是柳心不是克夫命呀?要不怎么这么坦然呢!

路人张三就问李四:“你告诉我柳淑人是克夫命,谁的呀,我看怎么不像哪?”

李四:“我不是听王五的吗?”

“原来你也听别人的,我还以为你亲眼看到王天监批命了哪?”

大家这么一嘀咕,发现好像没找到根儿在哪,不免有些疑惑。倒不敢大声“克夫命”这事儿了,前几天还纷纷叫嚣着柳心要投河要上吊的那些人,现在都有点蔫吧,不敢吱声了。

柳心走这一道儿,跟着的人不少,可不着耳儿的话,还真没听见。心纯和明远跟在后边儿松了口气,俩人都觉得,到底还是娘有气场,能扛住事儿,自己还是低估老娘了。

柳心上朝这一遭,不但镇住了一路上的闲人,进了朝廷,也镇住了一帮朝臣。

周延儒一帮人,今天怎么也没想到柳心能上朝。

经过这几天的推波助澜,柳心家大门都没开,他们知道柳心被他们玩惨了。甚至于早朝前周延儒和吏部许尚书在宫门口碰上,周延儒还和许尚书相视一笑:“你看,柳心厉害吧!还不是照样乖乖的蹲在屋里不敢出来。要论官场这一套,她还是太嫩了,掀不起什么风浪,你吏部要把“人”看准,别出了岔子。”

山呼完万岁,大家一侧脸儿,得,一身大红诰命服的柳心又站在了朝堂上。

因为第一天早朝,大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议题,众人还在酝酿拜年话儿,柳心出列了,上次她是冒蒙来的,可这次是完成皇上的旨意。

“皇上,推广番薯的条陈,臣已经弄好了,只等着山东那边的消息,把人员和良种分配的数量添上去就行了!”

崇祯接过太监递来的折子,详细地看了一遍,不住点头,这折子把推广涉及的方方面面情况都提到了,照这个法子去推广,的确能事半功倍,这柳心是个能臣。

王天监传回柳心是克夫命,崇祯倒是安心了。他关心的是柳心有没有什么不妥当,至于这柳心克不克夫和他有什么关系,又不是他的大老婆。不过柳心命相不好,自己也不愿沾了晦气,赶紧找点事儿给她打发走,以后离皇后和太子远点。

后来锦衣卫传来的周延儒他们想整治柳心的事儿,崇祯对柳心都有些同情了,你命相不好,还被王家退婚了,就够倒霉了,周延儒你们是不是太狠了点儿,难道非得逼出人命。

今天看见柳心来了,还规规矩矩地递了折子,崇祯头一次给了柳心一个好脸,语气温煦地:“柳淑人,你这折子真是老成谋国之策,番薯推广的事你还要多尽心。”

“皇上放心,微臣和秦家肝脑涂地也要把番薯推广出去!”柳心这次是真的感谢崇祯了。

君臣俩人一派祥和,周延儒不干了,眼神一瞅许尚书。

“皇上,老臣有本上奏!”许尚书赶紧开了口。

“你吏部有何事启奏?”

“皇上,这柳淑人要推广番薯,我吏部自然要安排相关人员,还请皇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