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七集 光与暗 8.圣灵君王(2/4)

个附属城镇。那是最虔诚的信徒自发在此修建定居,经历数千年的繁衍生息,最终形成的聚落。在缺水少雨、土地贫瘠的大荒原,物资一向不充足,数个附属城镇的总人口数一直保持在十万人以下。

有钱有势的上层贵族,自然能在这里找到一处容身之地。但更多的却是虔诚到极点的信徒,他们以无上的毅力,用最少地物资,艰难的在这里生活着。为的是更接近他们的信仰。

不过,不死洪流的讯息传开来后,这些附属城镇的总人口数暴增到了上千万,并且还在以非常惊人的速度增长着。

达米拉达平原以西的人口,无论是城市还是村镇,能走的都逃得一乾二净了。这些人不去距离不远、城宽墙厚的帝国首都,反而选择来到这个无遮无拦地平原。

因为他们相信,光明能够驱逐邪恶!

上千万难民的到来,附属城镇平来就不充裕的物资,顿时变成极度短缺。光明教会虽然竭尽全力供应。但也无法满足上千万人的需求。帐篷、被褥这些还不要紧,但粮食的短缺已经开始引起数起争抢的事件。

眼看就要发生一场人道灾难地时候,神迹竟从天而降!

第八次圣战之后,两国许多军事观察家们都搞不懂,相持了上万年,势均力敌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一夜间失去了平衡?不过如果稍微了解两个国家的宗教史的话,恐怕多少能猜到一点。

光明教会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次神迹出现,也许它并没有惠及世人,却能够让人顶礼膜拜。

而在这些神迹的影响下,光明教会的传教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信徒对神灵的信仰也越发虔诚。

反观同盟一方,自然神殿至少有几十,甚至几百年都没有降下过一次神迹了。如果不是因为同盟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恐怕信徒人数还会更少。

两国的人口基数相差不大,但信徒的数量就天差地别。

就算同样是信徒。光明教会地信徒也绝对比自然神殿的信徒更虔诚,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要高出不少。

所以数千年下来,自然神殿早已式微了。

其实里维里斯特早就知道这种情况。可惜他没办法。

在虚无层面,他与光明众神的斗争一直在持续着,没有余力去庇护主位面地信徒,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偶尔抽出空来露一下脸。

但是光明教会一方面与他争斗着,一面掐着另一世界的两大君王,一面还有余力照顾主位面。可以说。光明众神一直都在三线作战。

可就是这样,里维里斯特还是感觉到光明众神还留有余力。

一直在分散光明众神注意力的两大君王,其中一位被光明神格缠身,自顾不暇,里维里斯特顿时压力大增,随即也殒落了。抽出手来的光明众神一发威,同盟的沦陷就成了必然。

只是这种必然之中,出现了黑龙这个变量。

光明圣山这次出现地神迹,让人类真真切切的感觉到神灵的存在。无数光影天使在圣山上盘旋飞舞。如同从遥远天际传来的飘渺歌声,清晰传入每个人心里。

圣洁的光芒。笼罩了整个人类的聚集范围,在圣光的照耀之下,所有人的疲累尽消。饥饿的人感觉到充实,寒冷地人感受到温暖,痛苦地人感觉到舒畅,病弱的人感受到力量。

光明圣山之上,一个威严地声音清晰的传到每个人的耳中:信吾者,吾与汝同在!

上千万人聚集在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但即使是最周边的人,眼光也彷佛无视了空间的距离,清楚的看到了圣山之颠的那个苍老的身影。

白袍金丝,教皇之冠,众生令牌,那是神之代言者!

一时间,所有人都热泪盈眶。他们跪了下来,面向光明圣山,用最虔诚的姿态俯身膜拜。

没有进食,但人们感觉不到饥饿;衣不蔽体,但人们如沐春风。人道灾难,就在这样一场神迹中化为无形。

偶尔的,人群中的某个人突然亮起了圣洁的光芒。这些光芒在他们头顶聚拢出生前的脸孔,含笑的环视着四周。

那笑容带着无比幸福与轻松,还有向往与憧憬,让看到的人情不自禁的迷失在其中,恨不得自己也拥有这种笑容。

环视四周之后,光影义无反顾的投向了光明圣山的方向。

居然是难得一见地回归!

回归至高神的怀抱,只有最虔诚的信徒。才有资格在活着的时候回归。

这些人显然都是最虔诚的信徒。在光影离去之后,他们的身躯虽仍保持着跪姿,却已经彻底失去生命的气息。

即使是他们的家人,遇上这种情况也只有激动与兴奋,全然不为亲人的离去而伤心,因为他们知道,亲人在至高神的怀抱里,将永远幸福。

甚至所有看到这一幕地人,信念越发的虔诚。在这种危难时刻,他们更加渴望回归。数十天下来。回归的人数已经非常可观。

即使是那些精神饱满,体力充沛的人也没有感觉到,他们体内的某些东西,其实正在飞速流逝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