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35章:当年!【再加一料】(4/5)

前经历,不必说那么细,重点说说他出家以后的事…”

“好咧!”熊猫听话无比,应了一声后,便长话短说,一句带过:“李丙经此一吓,便幡然惊醒,决心从良。为了谋生,他扛过包、跑过堂,说过书、唱过曲。却因为性格的原因,都没做长久。最后又做起了算命先生,凭借一双贼眼和三寸不烂之舌,倒也让他混出了几分名气,解决了温饱,踏入了小康。一个偶然的机会,见识了一场盛大的法事,羡慕起了道士的风光,便收拾包袱,投奔一在道教祖庭龙虎山出家的远房族叔去了…”

“哦?这倒奇了!这别人做道士,或因为看破世情,或为了追求长生。这李丙出家居然是因为一场法事?你给哥详细说说。”

熊猫忙解释道:“他是这么回事,当时,控制李丙讨生活的地盘那个军阀姓钱,这钱军阀很是信奉风水学说,他老爸翘辫子之后呢,此人便花了三万大洋的天价,请来了当时享有大名的地理大师,北平白云观的成英宁道长,为他老爸寻了块风水宝地,然后又做了七七四十九天大道场之后方才下葬。这事在当年很是轰动,所以李丙才会升起道心,出家入道…”

虽然熊猫说得有些支支吾吾、语焉不详,但王宝蟾却已经了然。天师道发行的历代祖师图谱中,记载得很清楚,李丙祖师入道的时间是万轮甲子丙辰年,也就是公元1916年,民国5年。

当时的米价恒定为每旧石(一百七十八斤)六银圆,按当时的物价,一块大洋可以买30斤多上等大米;买8斤猪肉;买10尺棉布;买10尺棉布;买16、7斤白糖;11、2斤植物油;5、60斤上等精盐…用现在的物价来衡量,就只算米价,一块大洋也相当于75元人民币左右。钱军阀花了三万现洋,才请动地理大师成英宁。而当时的社会名流,前清进士,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月薪也不过600光洋,其年薪也才7200块大洋而已,其年薪换成人民币,也不过54万。而成英宁一票便进账225万,够蔡元培干4年。

这说明在当时,道士绝逼的属于高新职业,绝逼的有钱途,绝逼的要比打劫算命神马来钱快!也难怪李丙会一见成英宁的高收入就心生羡慕,立马就出家为道!

熊猫说的关于李丙出家前的经历,那都是秘闻,在天师道发行的历代祖师图谱中,却是只有短短一段,一笔带过,并且还全是赞誉之言,虽然没有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为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的黄帝那么夸张,但也把李丙说得很是不凡。王宝蟾记得原话是这么说的“祖师乃四值功曹值年神转世,因有宿慧故生即不凡,具有异像。祖师神仪明秀,朗目清眉,自幼便心性超脱,不同于俗流。祖师为人圆通谦谨,出处冥会,心如明镜,遇物便了。祖师心怀超脱之志,不喜凡间俗务,专好老庄之说,后迫于生计,漂泊江湖,祖师仍不好凡俗经营之道,一片慕道痴心不改。期间,虽三餐无继,却仍仗义疏财,广济天下同道,侠名传扬四海。祖师诚心,终感动上苍,降下真仙指引,拜在我教第六十二代天师,正一嗣教大真人张元旭门下,得传玄门正宗金丹玉液龙虎九转大丹真决…”

回忆到这里,再结合熊猫的说法,王宝蟾也有些莞尔,觉得李丙徒子徒孙的做法有些可笑,心有所感,面上便流露的出来。熊猫见了,略一思索,便想明白王宝蟾在笑什么,为了迎合老大,便开口损了李丙那编写《历代祖师图谱》的徒子徒孙几句,不料,却马屁拍在了马蹄子上,挨了一喷头。

王宝蟾见这货说得有些刻薄,眉头便是一皱,忍不住便教训了几句:“住嘴,这天师道宣扬的虽然和真实的李丙有些出入之处,但也不是你我能说的…咱们可以不尊重李丙,但却要尊重人家的拳头。人家堂堂元神大能,又岂是你我两个小小人仙可以肆意评论的?…”

丫的,是你先笑的好不?哥是为了迎合你好不?…熊猫心里不满,面上却不敢有丝毫显露,讪讪一笑,忙点头应是,虚心受教。

见这货还算识趣,王宝蟾也不再为难他,又说了几句,过足了说教瘾之后,便话题一转,问起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这李丙祖师出家的缘由,我已然知晓。但这李丙和李道成之间的恩怨,却仍未明了…”

熊猫解释道:“他们之间的恩怨,着实是一言难尽,俺老熊就大致说说,供老大你参考…话说,这李老太爷想杀李丙,不过是为了绝女儿的心思。这李丙依然出逃,目的依然达到,李家也打算没追究了。虽然,李丙顺带着把这九姨太也拐走了,但和李家的嫁女求荣,意图更进一步的计划比起来,小小一个如夫人,就不算什么了。李老太爷自然不知道李丙是把女儿办了之后才出逃的。故而,也不过骂了几句白眼狼、贱货,再到官府报了两个暴疾,也就把此事揭过了,转而专心谋划起和亲事宜,为女儿细细挑选夫家…话说这李小姐,和李丙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