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 巨变(1/3)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慎。

虽然李克在战场上是有名的敢死之士,可并不代表他是一个莽夫。即便对盘踞在太行山的黄巾余部如何轻视,但具体到某个战役,战前的准备却做得很是充分。

白波军现有五万多人马,分成十几个寨子,驻扎在河内以北,冀州以西的山区。而这些流寇在山区里飘忽如风,若就此莽撞出兵,只怕还没寻到敌人主力,就被他们的小股部队骚扰得痛苦不堪,后勤保障线还有被截断的危险。

鉴于对白波军一无所知,战前的情报侦察必不可少。为此,李克派出不少斥候进山,在没有找到敌人巢穴之前,他也没出兵的打算。

为此,李克也没少和张扬交换情报。张扬和白波军是老对手了,又是地头蛇,对流寇的情报非常熟悉。

李克和张扬的信使在路上往来不休,彼此配合得不错。张扬那边负责联络李克的是一个叫畦固的人,这人是黑山出身,后来投奔了张扬,做了他手下得力干将。

李克本来很讨厌这种朝三暮四的降人,可转念一想,跟了张扬,畦固也算是修成了正果,改邪归正。老当流寇,也没什么光明的前途。这么一想,也就理解了。毕竟,张扬乃朝廷册封的河内太守,代表正天道正统。

畦固在河内和巨鹿之间往来奔波,给李克送来很多有用的情报。

日子一天天过去,神秘的白波军的面目也逐渐清晰起来。只等李克的骑兵一练成,就出兵于之决战。刚得了一千匹战马,士兵的训练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事也急不得。

对此,张扬也表示理解。

说来也怪,攻打白波军一事牵涉到张扬、曹操和冀州三个大诸侯,兹体事大。可当时三方都有意无意地忽略掉正在河间前线的袁绍。

有意无意间,好象所有人都将李克当成了一股单独势力,或者所有意为之。

李克也很享受这种独当一面的威风,倒不觉得有何不妥。

陈宫也不急,依旧呆在李克身边,须臾不离。而曹操那边正同青州黄巾打得如火如荼,据陈宫说,他不断接到曹操来信,除询问张、李联手对付白波一事外,还催促陈宫快点回去,说前线军事行动很不顺利,青州黄巾军的强悍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黄巾在经过这么多年血战之后,战斗力得到极大提升,已经从流民部队升华成一支标准的军事集团。

曹操在兖州同青州军大小凡十余战,有输有赢,头疼无比。说起来,曹操此人当初在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中,算是很能打的一个人。能够同曹操打得平分秋色,青州军的力量让所有人始料不及。

接连破田楷,战公孙、灭于毒,让李克眼界变得极高,一般的军队都不怎么放在心上。至于黄巾余部,他心中也是极其鄙夷。可没想到如今,青州军竟然和陈宫先生大力推崇的曹操打得有板有眼,李克不禁对青州军大感好奇。

但是,一听到曹操要请陈宫回兖州,李克心中却极不情愿。这段时间,他跟着陈宫算是大开了眼界,学到很多以前在鞠义和书上所学不到的东西。这样的好老师,一直都是他所梦寐以求的,自然不肯放他回去。

看到李克依依不舍的表情,陈宫也有些感动,笑道:“这次来冀州,没见到袁本初,就这么回兖州,也怪可惜的。算了,我再等几天,或许袁绍就回冀州了呢?”

李克苦恼地说:“公台先生,我还真舍不得你啊,袁绍现正在追究公孙瓒的主力,准备尾随北上,乘机席卷整个幽州,我看半年之内不可能回来了。”

陈宫神秘一笑:“依我看来,袁本初此刻大概已经败了,三两日之内必来信让伯用回冀州商议。”

“这怎么可能,公孙攒军粮不济,见我大破于毒,前后夹击之势已破,事也再不可为,除了撤退,再无他法。而我冀州军士气正盛,尾随追击,正好扩大战果。”

“不然。”陈宫摸了摸胡子,道:“冀州军虽然士气高涨,可河间一带河流纵横,不便于粮草运送。况且,上月阴雨连绵,道路断绝,只怕军中粮草已尽。冀州军虽然士气高昂,可也骄横轻敌,而公孙主力未损。公孙瓒又是久经沙场的骁将,自然知道袁绍会趁势追。若袁绍仓促出兵,只怕反要吃了公孙瓒的大亏。”

李克还是不肯相信,连连摇头:“公台先生多虑了,此战袁绍赢定了。”

正说着话,却见高干惊慌地冲进屋来,一张脸上全是惶急:“伯用,大事不好了。我军在巨马水大败,主公已班师回冀州,命你我立即带军回冀州城与主力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