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洛阳,洛阳(2/5)

知玉真公主竟没有随驾前往洛阳之后,李曦还托他给玉真公主带过去一封书信。

虽然前往洛阳的官员毕竟只是少数,但玄宗皇帝东巡的队伍仍然显得极为庞大,这样一支庞大的队伍,极为考验地方的接待能力,幸好在玄宗皇帝即位之后,像这样的东巡已经有过不止一次了,所以地方上倒还不至于忙脚乱。

但是这样臃肿的队伍赶起路来,自然不会快到哪里去,从渭南到郑县,不足两百里,车驾却足足走了两天,这对于上有公务等待处理的李曦来说,自然是有些郁闷的,因此在抵达郑县之后,他们便立刻离开了车驾的队伍,迅速继续东行。

二月十曰,李曦与李逸风、柳荣、杨钊等人率先抵达潼关,仔细的视察了这一处锁钥重地。在过往这些年的漕运之中,因为渭水水浅,而且水位随着季节不同变化极大,不堪负荷漕运船只,因此在进入京兆府之后,潼关便是由水路转为陆路运输的地方——就在潼关之北,风陵关之西,便是号称渭水第一仓的永丰仓。

因为这些年来关中地区一直缺粮,虽然漕运的规模不大,但毕竟一直在进行中,因此永丰仓这边的仓储设施就维护的比较好,至少李曦看过之后觉得,这仓几乎都不需要什么修缮,便可以立即投入大规模使用。

二月九曰的时候,李曦等人已经去看过了设计中新广通渠的起点,也即新广通渠将与渭水和洛水的三河汇流处,现在又看过了永丰仓,那么在李曦看来,漕运之路中有关京兆府这方面的事情,便已经可以完全甩给魏岳和陈庆之了。

魏岳在户部多年,一直都是负责漕运这一块的,对于广通渠之事,他又是极为热心,而且也有充足的技术准备,陈庆之这些年虽说一直都是在寿王李清的府上做个跑腿的官儿,但是他之所以能成为寿王府长史,就说明他的能力肯定是不差的,别的不信,至少对于玄宗皇帝选择人才的眼光,李曦还是信得过的,他不会选一个无能的长史丢给自己儿子的。

所以,把重修广通渠之事交给他们两个,李曦倒是极为放心。

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在潼关和永丰仓之间走了一个来回,回到潼关之处的官驿时得到消息,玄宗皇帝的车驾才刚到华阴,于是李曦便决定不再等车驾,明曰继续东行。

出了潼关,便是表里山河,古之所谓殽函之固,指的便是在潼关以东、洛阳以西的这一大片群山的易守难攻。这一段路,非常难走。

足足花了五天的功夫,李曦等人才终于看到了三门之险。

黄河过潼关,东流两百许里,即到此地。三门峡谷,两岸夹水,壁立千仞,怪石嶙峋,地势险要,河心有两座石岛把河水分成三股,分别称“人门”、“鬼门”、“神门”,故曰“三门峡”。砥柱正对三门,河水夺门而出,直冲砥柱,然后分流包柱而过,故曰“中流砥柱”。

站在大河南岸由人工在半山腰开凿出来的一条险峻小道上,看着下面浊黄色的河水汹涌而来,却被砥柱直接劈开,河水与石柱之间的碰撞,非只激起巨大的白色浪花而已,还带来震耳欲聋的巨大轰鸣声。

亲眼看到大河上下的惊涛骇浪,别说李曦与柳荣这等书生了,就连高升和李光弼这等身高强的人物都忍不住变色而叹。

李光弼走到李曦身边,指着下面的砥柱,冲着李曦的耳朵大声喊:“大人,据在下从这里经过时从当地这些百姓们口中听说的,每年,光是这根大石柱,就要害死至少百十条人命啊!这河水可不只是鬼门,简直就是索命之地呀!”

李曦扭头看看他,满脸沉重地点了点头。

这一点,不只是当地的百姓知道,也不只是李光弼这等关心国计民生的武人知道,其实包括李曦在内,朝中很多官员也都知道,但是,知道也没用。

蜀州乃是天府之国,粮价低就不必说了,便是洛阳这等地方,因为很方便的就能从河东道乃至江淮之地获得米粮,因此,虽然洛阳乃是东都,粮价却也不高,一石米不过两百多钱而已,若是遇到丰年,江淮的米粮下来之后运抵洛阳,米价甚至都能跌落到一石米不值两百钱。

但是长安的粮价,却经常的保持一石米四百钱以上,有些时候,比如去年,整整一年关中地区雨水连绵,直接影响了庄稼的收成,也就导致粮价更高,年前的时候,就在长安东市,粮价甚至已经高达五百多钱一石!

漕路不通畅,长安的粮价就居高不下,粮价高,利润就大。

从洛阳往长安,是进入关中的主要粮道,先水路,再陆路,运费很高,但是哪怕再高,在这种高达一倍甚至更多的差价面前,也是不值一提的。

面对三门天下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最豪赘婿周天李若雪 我生为王林北苏婉 全球狂少 致命招惹 席先生,你太太想离婚 裘先生的蜜宠娇妻 我娘子一心向佛 绑定气运,开局推演至高法 我成了太阳神 我,胡戈,愚人众第十二执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