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耍无赖!(2/3)

石大米,就用了一个小时,就全数到了郑州了,这效率可以不?”

苏辙感慨道:“这何止是可以,这太惊人了,等咱们这火车铺到了长安城,长安就不用害怕缺粮了。”

欧阳辩笑道:“是啊,长安城地理位置的确是都城的首选,不过因为运河堵塞,近代以来已经不适合做都城了,现在有了火车,长安又具备了做都城的条件了。

咱们大夏目前的国土,长安就是中心,以长安为都城还是有优势的。”

吕惠卿对此表示同意:“陛下所说甚是,火车真是国之重器,有了火车,就可以将距离缩短,以前的千里需要十天半月才能够到达,现在千里路可能就需要几个时辰,这对于朝廷治理非常有益啊,陛下,诸位相公,咱们是不是该尽快铺设铁路了。”

闻听吕惠卿此言,苏辙的眉头皱起。

“吉甫……火车的确是好东西,但是目前的财政恐怕暂时支撑不起来,我们还是延缓几年再修吧,这两年的财政的确是非常紧张。”

吕惠卿摇摇头道:“财政的情况我是清楚地,是紧张了些,但也没有到真正困难的时候,与辽宋的战争也早就停了下来,现在虽然也有许多的大工程在做,但火车这个东西利国利民,越早建设对国家的发展就越大,现如今经济的发展,也的确是需要有或者这样的国之重器来推进,我的看法是越早越好。”

欧阳辩看向章惇。

章惇沉吟了一下道:“子由兄的顾虑是有道理的,咱们在做的大项目的确是很多。

以长城为中心的防御体系,虽然说只是简略的修整,但投资依然非常大;

密州工业园现在已经逐渐投入生产,但后续的投资依然不小;

刚刚收回的燕云十六州,我们需要投入大量的钱粮进行重建,现在土改刚刚完成,大规模的公路水泥化的项目正在进行当中;

河间府、真定府三府也在进行重建,这些也都是大投资;

还有许多虽然规模不大,但也耗钱的项目都在同步进行当中,想要挪出钱来建设铁路,如果只是几千里倒也罢了,但吉甫兄的意思恐怕不是几千里就能够搞定的吧?”

欧阳辩看向卢秉,卢秉是户部尚书,有没有钱他才最清楚。

卢秉面露苦笑:“户部的确是拿不出来钱了。”

欧阳辩点点头,看向坐在旁边的陆采薇,陆采薇虽然只是央行行长,但她毕竟是欧阳辩的妻子,所以可以随侍在侧。

陆采薇看到欧阳辩的眼神,知道欧阳辩的意思:“央行有钱,但如果太多的话,会影响央行的正常运作。”

欧阳辩露出笑容:“户部、央行、农行、以及社会资本,都可以一起来做吧,铁路是和其他的基建不同,铁路是可以挣钱的,虽然说可能只能收回成本,或者说还要亏一些,这个没有关系,国家会补贴,这个是没有关系的。

现在主要的问题不是国家不愿意投钱,而是财政没有钱,只要过个几年,财政有了钱,到时候就可以大规模的推广了。

现在财政、央行、农行以及一些社会资本,大家一起先把架子撑起来,建起来再说,定一个盈利方案,这个国家会予以补贴,大家觉得如何?”

陆采薇积极跟上:“央行这边没有问题。”

卢秉也赶紧道:“户部这边也没有问题。”

农行行长于谋也道:“农行这边也没有问题。”

欧阳辩露出笑容:“好,众人拾柴火焰高,那就先把事情给做起来再说……仲甫。”

卢秉精神一震:“陛下?”

欧阳辩道:“也快到年底了,咱们的财年也该总结了,现在有大概的数据没有?”

卢秉点点头道:“截止至大兴七年十一月份,大夏国库的收入同比增加80%……”

欧阳辩插话道:“怎么增长这么多?”

卢秉笑道:“一部分是因为战争的原因,战争需要大量的军需,军需从民间采购,直接促进经济的繁荣,在各个环节收上来的商税自然会大增;

另一部分是田赋的增长,虽然说真定三府坚壁清野少了一些收入,但今年下半年是大丰收,因此不仅没有损失,还增多了收入;

第三便是社会本身的经济发展,咱们大规模基建,让整个经济都活跃了起来,各行各业都非常活跃,如此一来,自然商税猛增;

第四是海外贸易的大幅度增长,咱们限制宋朝的海上贸易,这一块让南北洋集团承接了下来,所以收入上自然是要大幅度增长的。

不过……”

欧阳辩皱眉道:“不过什么?”

卢秉苦笑道:“收入增长虽大,但支出更大。”

欧阳辩摇摇头笑道:“直说便是。”

卢秉说道:“支出与去年相比倒是没有太大的增长,不过,那是因为去年也是超额支出的,咱们去年支出四亿五千万贯,今年支出是五亿贯。”

欧阳辩哈哈笑道:“倒是无妨,只要不打仗,支出便可省下来大部分,接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