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我父亲是欧阳修也能喷?(2/3)

一有天灾,朝廷便不得不收编难民进厢军给口饭吃,即便如此,年年有造反,岁岁有暴民,诸位不会视而不见吧。

如今北方已经容纳不下如此庞大的人口,大宋朝要找到出路,必须往南,往南!”

欧阳辩的手指在长江附近比划。

“……大家看看,江南、两湖、两广,到处都是肥沃的土地,我们却蜷缩在中原这小小的一块土地上面。

大宋和辽夏争锋,岁岁困于岁入和粮食,一旦有什么旱灾水灾,相公们就面如土色。

因为你们知道,一旦有点灾祸,天下就要面临饥荒,这样的日子,你们还没有过够?”

欧阳辩激情澎湃,几如演讲,实际上也是在演讲。

“……只要我们往南,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两湖一旦成为大宋粮仓,江南就可以改造成为棉花、桑田等等经济作物的大本营,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的商品,大宋何愁国用不足?”

赵祯和文彦博等人面面相觑。

“……我不是冒进的人,开发江汉,看似冒险,但实际上完全可以步步为营。

我将其分为几步走,第一步是治理荆江,荆江有九穴十八口用来泄洪,我打算动员百万人来进行这个工程,疏通九穴十八口,修建荆江分洪工程,修建防洪堤,改曲为直……”

文彦博听得心惊胆战,赶紧止住欧阳辩:“你先说说,要花多少钱,多少人?”

欧阳辩一笑:“前期投个千万贯就差不多了……”

“多少!”富弼都破音了。

欧阳辩仔细算道:“呐,这一点也不多,改曲为直看似大费周章,但是却能够减少江水的冲击,也方便泄洪,分洪工程是必不可少的,一旦能够实现工程目标,江汉平原至少能够开发出三千万亩耕地来……”

赵祯和文彦博几人眼睛露出炙热的光芒。

三千万亩耕地!

这也太惊人了。

一千万贯换取三千万亩耕地,值不值?

太值了!

一贯钱换得一亩地看起来是不太合算,宋代的地价其实也就几百文一亩,按照这么算的话的确是不值。

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增加的土地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可以提供更多的赋税,这根本不是值不值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政权存续的问题。

文彦博的算盘敲得啪啪直响:“真有那么多?”

欧阳辩点点头笑道:“这还是考虑到留出分洪区,尽量保持江汉平原调节洪水的功能之后的余量,若是不顾一切的短期开发,别说三千万亩,八九千万亩都能给你整出来。”

赵祯问道:“那人呢,需要多少人?”

欧阳辩伸出一根手指:“一百万人!”

赵祯脸色唰得一下子白了。

“荒谬,动用这么多人是要动国本的,大宋怎么经得起这么折腾!”富弼怒斥道。

欧阳辩看了看富弼,又看向赵祯。

赵祯舒了口气:“富相公说得对,这事不要再提了。”

欧阳辩急道:“陛下!”

赵祯挥了挥手:“今天就这样吧,朕累了。”

赵祯自顾自的转身走进了内间,郑大用看着欧阳辩摇了摇头,叹息一声跟在了后面。

文彦博笑了笑安慰道:“小和尚,莫要着急,慢慢来,治大国如烹小鲜,急不得的,先把央行好好地搞起来再说吧。”

欧阳辩沉默不语。

文彦博摇头而去。

包拯和吴奎等人也相继离去,富弼留在后面,和欧阳辩道:“走吧,到家里吃饭去,蒹葭颇想念你。”

欧阳辩闻言抬头和富弼笑了笑,点点头:“嗯,那咱们走吧。”

坐在欧阳辩的马车上,富弼见欧阳辩心情似乎有些不好,道:“莫不是在生老夫的气?”

欧阳辩苦笑道:“岳丈说的哪里话,我还能不知道您的好心,那些话你说出来合适,别的人不说,陛下心里可就要留下疙瘩了。”

富弼很是欣慰:“你懂就好,果然是个聪明人,只是今日的两湖开发就不是个好想法。”

欧阳辩叹息道:“工程是大了点,但也不是不能做,国家到了危急存亡之际……”

富弼喝道:“噤声!”

欧阳辩抬头盯着富弼的眼睛:“岳丈,大宋局势如何,您难道还看不出来吗,三冗问题、吏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民不聊生,现在看似歌舞升平,然而就像是坐在火山口上,什么时候一爆发,轰的一声,咱们全都得死!”

富弼叹息道:“不至于你所说那么严重,还是可以维持下去的,你看央行起来了,这两年的经济不也挺好吗国库也有些余钱了,有灾祸也可以救济了。”

欧阳辩冷笑道:“裱糊匠的手艺而已,修修补补,根本无济于事,大风雨一来,漏洞就在那里,挡不住风也遮不住雨!”

富弼还是叹息:“那又能如何,庆历新政的时候你也知道的,咱们这位官家……呵,说他是仁君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