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468章 雏形(3/3)

不得。友盟风投本来就是一个非常松散的组织。就像几个人合伙开公司一样,合得来,就一起干,合不来,就散伙。想把大家伙拧成一股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孙泽生这个倡议人和控股者做出更多的努力。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孙泽生有意识地搞出来一个友盟风投。这是他在成长为权商路上,非常关键的一步棋。友盟风投的成立,昭示着他已经有了一个权商的雏形了。

随着友盟风投的成立,在海外设立太空公司的事情。就不得不提上了日程。第一家海外的太空公司在那里选址,就成了争议的热点。这一块,孙泽生不是太关心,他很干脆把这件事。交给了李子峰和乔治?史密斯来处理,这两个美国人很快就组织了一个考察团,像模像样地到全世界考察去了。

孙泽生也没有闲着。特区市那边传来了消息,经过长时间的讨论、论证,特区市决定和孙泽生联手,对特区市缺水的状况,进行根本性的治理。

特区市政|府已经同意把市政用水、污染治理等工作一块打包给孙泽生来做,特区市政|府通知孙泽生过去和他们签订合同。

孙泽生得到消息后,马上带上宋嘉依、郑坤明等人远赴特区市,准备和特区市签订合同。这是孙泽生在国内得到的第一单,是他参与对华夏环境进行改造,渗透到每个居民生活的第一步,对他来讲,非常的重要,他不能不慎重对待。

孙泽生他们从燕京乘坐飞机,直飞特区市。南粤省的省委书记邓竹君、特区市的市委书记汪连胜亲自在特区机场欢迎孙泽生一行人的到来。

合同签订的非常顺利,从明年元月1日开始,特区市政|府会正式把逐项工作移交给孙泽生的人马。孙泽生这边需要遵守几个承诺,第一就是保证特区市的工农业用水,居民用水,商业用水,景观用水等,第二,三年之内,居民用水和农业用水三年之内不能涨价,日后要涨价,必须要进行市民听证会。工业用水和商业用水一年之内不能涨价,日后要涨价,同样要举行相应的听证会。第三,就是特区市的污水处理等工作,要抓紧进行,第四,特区市滨海地图的海水渗透现象,要想方设法的解决。

别看孙泽生需要遵守的承诺不少,他跟特区市达成的这个合同,他还是有不小赚头的。他取用的乃是海水,清水水务的海水淡化设备是非常成熟的,海水淡化的成本一点也不高,将处理之后的海水卖给特区市的各种用户,利润至少也是翻倍的,多的甚至是好几倍。而特区市每年用水量,都是一个天文数字,两者相乘,数目就相当可观了。至于污水处理什么的,跟海水淡化一样,成本没有多少,处理后的污水同样可以做为直饮水什么的,反哺给特区市的居民。

合同签订之后,郑坤明马上遵照孙泽生的指示,开始往特区市派驻工程队伍。特区市也不是一点好处都不给孙泽生,首先,特区市政|府每年给特区市的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垃圾填埋场等的补贴、补助什么的,以后都会给孙泽生。只是这些补贴和补助,在三年之内,不会有任何的增长,三年之后,是不是涨,甚至是不是取消,还要看实际情况。

再有,就是特区市政|府同意以市场价格一半的价格,把一块面积超过了一百亩的土地交给了孙泽生使用,供清水水务兴建海水淡化厂使用。

郑坤明要建设的海水淡化设备就是在这块土地上,按照孙泽生的意思,第一期工程,直接就是日处理海水一百万吨的超大型设备。第二期的时候,上日处理海水一千万吨的设备。之后,就要根据现实的需要,看看是不是上三期工程。按照测算,只要把一期、二期建设完成,基本上就能够满足特区市的日常用水需要了。

至于各种污染的处理,孙泽生已经设计了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合同签署之后,他就开始把这些方案进行落实。(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