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454章 保证不重演(3/3)

加很多的成本。所以,孙泽生在和宋嘉依、荣晶莹、徐云津、张立等人商量过之后,决定让宝龙公司到中苏省、南粤省各自建立一个分厂。

虽然宝龙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已经换成了徐云津,但是宝龙公司上上下下也都知道那就是一个形势,孙泽生还是大老板,他的话还是要听的。

所以孙泽生的指示下达之后没多久,宝龙公司的总经理林卫国就开始组织精兵强将,到中苏省、南粤省等地进行实际的考察。

孙泽生在中苏省的临京县打下了一个不错的基础之后,没有在中苏省久留,他先是到省城见了关智勤一面,跟关智勤谈了一次话之后,又乘坐飞机,赶往南粤省。

孙泽生在南粤省同样有试点,不过这里的试点并不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升级换代上,而是另外一件事,就是南粤省沿海城市的环境污染治理和饮用水这两个问题上。

南粤省是滨海省份,也是全国有名的海洋大省,而且这里的淡水资源是极其丰富的,缺水似乎是跟南粤省没有任何关系的事情。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和华夏很多内陆城市一样,缺水也是南粤省一些城市的永恒主题。

比较典型的像总设计师在三十年前,在南粤省画的那个圈,建立起来的特区市,那里的常住人口多达一千四五百万,城市用水七成以上都需要从市外引入。

特区市还深受海水侵蚀的困扰,因为地下水被踩空,海水倒灌,渗透到地下水层,对地下水造成污染,这进一步造成了特区市淡水资源的缺乏。前些年,特区市曾经发生过一次轰动全国的丑闻,那里的开发商盖房子,都不是用河沙,而是用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海沙。深层次的原因,也是因为淡水资源的缺乏,海沙处理起来的成本比较贵。

孙泽生旗下有清水水务,将海水淡化之后,转化成直饮水,对他来讲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自从清水水务落成之后,业务做成的并不是很多,几个大的订单,有两个来自以色列,剩下的一个来自清水水务所在的东鲁省。除此之外,就是一些不足道的小单子了。

南粤省缺水的几个沿海城市竟然没有一个到清水水务洽谈业务的。

孙泽生当初跟邓竹君说要把南粤省环境污染的治理和市政供水联系到一起,多少有个要为清水水务铺路的需求。

南粤省的省委书记邓竹君不可能不知道孙泽生的心思,但是他也没有办法指责孙泽生什么。在和关智勤的竞争中,他已经落后一步了,不能够再继续落后下去了。所以,邓竹君这次很爽快的就把孙泽生给请到了特区市。

特区市别说是在南粤省了,就算是在全国,其地位也是相当特殊的。即便是邓竹君贵为省委书记,也不好对特区市的具体工作干涉太多。

所以邓竹君在把孙泽生介绍给特区上下之后,就采取了袖手旁观的态度,他打算看看孙泽生是否能够在特区市打开局面,要是打不开,再把孙泽生请到其他的地方去,免得孙泽生出丑。

孙泽生理解邓竹君的心思,他也没有去跟邓竹君计较,而是拿出了几张照片,这些都是他从互联网上搜罗出来的照片,这些照片反映的都是同一件事,就是特区市这些年所暴露出来的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

孙泽生把这些照片递给特区市的市委书记汪连胜。“汪书记,你看这些照片,有什么看法没有?”

汪连胜的脸色很不好看,打人不打脸,特区市有那么多好的一面,孙泽生不看,偏偏揪着特区市不好的一面,这也太让人难堪了。要不是顾虑到孙泽生的身份,汪连胜早就翻脸了。

“孙总,什么地方能够没有一些小问题呀。瑕不掩瑜,我们还是要往前看嘛。”汪连胜打着哈哈。

孙泽生笑了笑,“汪书记,你不要误会,我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不是来揭特区市的伤疤的,我其实是来帮助特区市的。如果特区市能够把特区市的市政供水交给我,同时把环境污染治理的工作交给我,我保证照片上发生的事情,不会在特区市重演。”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