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新来的学生(1/2)

“谢谢大家为我鼓掌,让我感觉自己像个大人物。谢谢大家。”张春向台下鞠了一躬。台下一片欢笑声。

“我还要谢谢大家能够来到这里。三个多月前,我带着守备队到了雁门口,说来大家都不相信,我们打了一仗,一共杀了四个人。不是四十个人,而是四个人。雁门口就回来了。在那一刻,我感到我不是大人物,是个小人物,很小的人物。那四个人,四个恶霸,才是真正的大人物。因为从那以后,我接收了三千多人。也就是说,这三千多人,被四个人压制着。

其实还不止三千人,还有山外的人,包括你们和我。

中国人太善良了。中国四万万人,八国联军,三万人,后来增加到五万。就像一个恶霸扇了一个好人一巴掌,于是一千人噤若寒蝉,一万人噤若寒蝉。好人。

对了,刚才这位同读了我的演讲,这位同贵姓?”

“杨瑜。”

“杨瑜同,好。我的演讲中说了,德皇不认为我们是好人,他认为我们不可原谅。一个强盗跑进了我们的家里,抢了我们东西,我们反抗。然后强盗说,你不可原谅。这就是好人,一个好人的下场。我在雁门口,看见了三百多的孩子,七岁,面黄肌瘦。我站在他们的面前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虚弱,他们像看英雄一样看着我,因为我打跑了四个坏人。我不喜欢当英雄。如果是基于这样一种情况。

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袁世凯将军在山东杀了义和团。刚刚去世的张之洞大人要东南自治。

俄国人和日本人在东北打仗。也许很多人站着鼓掌喊:打得好。

我不希望三百多个孩子看着我像个英雄,这种英雄的滋味不好受。麻布不仁,愚昧无知,看起来像好人。

我想让这些孩子们知道,我不是英雄,他们是。而且他们本来应该是英雄。

他们很多一家六七口人,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要把他们送到堂读书。如果堂存在的话。我想起一位前辈,他从美国回来,一无所有,快要饿死了,病死了。他抱着一大箱子书不肯放弃,因为这是他报国的根本。他说:我要报国,我回来是要报国的。

我看见他们顶着希望,用一双双炽热的眼睛看着我。

我看着三百多个孩子的眼睛。我读到了希望。

所以我今天要感谢大家来到这里。你们可能会让这三百个孩子的希望成真,你们会给国家带来三百个希望,三千个希望。三百个英雄总比四万万个好人要好。谢谢大家。”

掌声想了好久才平息。

徐振鹏就请大家到院子里稍等,叫到名字的人就到张春的办公室面试。

第一个进来就是那个杨瑜。

“日本高等工业校毕业,机械专业,怎么想到来这个小山村。”张春对这个热情有活力的年轻人很好奇。

“湖北同会对您还是有些介绍,我还知道您的研究所最早证明了棉酚对人体的伤害,我认为我有必要到您这里看看。”

张春笑了:“我这里很多东西是不能随便看的,看了就走不掉了。”

杨瑜认真地说:“如果真是那样,不走又如何?”

“那好吧。”张春在杨瑜的帖子上面写了一下农字交给他。便让他出去了。

第二个是一个女孩子,叫郭华,个性泼辣。是两湖总师范堂毕业,这姑娘是被吴颖忽悠来的,说这里的新堂是个女子堂。张春笑着说:“我这里不是女子堂,不过女孩子挺多的,我这里的生要参加军训,老师要跟着,你能不能做下来?”

郭华一甩头:“我才不怕呢。”

吴颖忽悠来的师范堂的人挺多的,她也能忽悠,遇到家庭条件不好的说是穷人堂。遇到富人家庭说是建筑最漂亮的堂。总之总有得说。

除了把一个眼神坚定,神色从容,叫周荣的家伙安排到了雁门口新堂以外。把这十多个活泼得有些过分的孩子全部安排给了袁芳。过些日子抽时间去讲两堂课,然后看情况再说。这其中总算有了两个经济的,懂得一些经济类的知识。

黄元平,辽宁人,北洋巡警堂毕业。乔晋,辽宁人,朝鲜族,天津巡警堂肄业。吉云峰,蒙古人,天津巡警堂肄业。这三个人是朋友,以黄元平为头。

何其华,河北人,直隶高等工艺校应用化正科毕业。何欣悦,何其华的妹妹,天津成美馆读过书,十二岁,小姑娘很西化,的是。不过没有毕业,父亲生意失败去世。家产被叔父所夺。何其华就带着妹妹过来了。

这五个人都是张凤兰介绍来的。其中何其华可是难得的人才,两兄妹都安排进了农院。

黄元平三个人留在了云龙镇衙门。

顾宽,利济医堂毕业,在利济医院当了好几年医生。顾明的侄子辈。顾明的父亲介绍来的,儿子到了乡下不回去,老头子也没办法,所以开始安排人了。顾宽是个性格很沉静的人,有着和顾明一样的雅,这可能是家所致。别看他安安静静地在说话,始终保持着微笑,好像很普通的样子。但是很高傲,是从骨子里的傲气。他没有去找顾明,而是在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